《论可能生活》听书笔记——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你不问我,我还知道;你若问我,我就茫然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什么是幸福,但是,又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
幸福等于开心快乐吗?香港电视剧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这句话对不对呢?幸福等于开心快乐吗?如果幸福等于快乐,那获得幸福就太简单了,人类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寻欢作乐。对现代人来说,快乐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但幸福却不是。抽烟的瞬间、玩游戏的过程中、遇到了某个搞笑的人,看了一段笑话……这些都让我快乐,但不一定就会幸福。快乐是消费性的,每次快乐都是一次性消费掉,留不下什么决定人生意义的东西。幸福是生活的整体成就和整体效果,而不是一时半会儿感受到的积极情绪。一个人可以为了幸福而放弃某些快乐,但绝对没有人会为了快乐而放弃幸福。
幸福等于利益吗?从理论上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钱买不来幸福。但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都会把有钱当成了幸福的标准,常常会把幸福和利益混淆。利益需要苦苦追寻,不付出代价就得不到利益。幸福不一样,如果一件事情能够带来幸福,那么你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本来就可以感受到幸福。挣钱很辛苦,这是很多人感受到的事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挣到钱,那就是幸福的事情。所以幸福不需要付出代价。
幸福和利益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由于利益总是有限的,对利益的争夺本质就是个灵和博弈,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让人觉得处处是竞争、攀比、炫耀、嫉妒。而幸福是你在做事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创造幸福不需要和别人争夺什么。一个人获得了幸福,不但不会让别人的幸福因此而减少,反而会增进别人的幸福。
幸福等于欲望满足吗?“美梦成真”、“巅峰体验”这些感受都是我们认为的幸福时刻。但是假如真的有一台体验机,让你所有的美梦都可以成真,比如一夜暴富、一夜暴瘦、一夜爆红,或者是得了诺奖、登了珠峰、当了首相……你无法分清是真实还是虚幻。心智正常的人,大概率不会将自己的大脑接入到这台体验机上。
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他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痛苦;如果欲望得到满足,那么就无聊。于是,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无论欲望有没有得到满足,人都得不到幸福。
幸福不是快乐、不是利益、也不是欲望满足。幸福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一个人,只有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实现生活的多种肯能性,才能够体现生活的本意,才能够获得幸福。
什么是创造性行动?就是说,你干一件事情,不纯粹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从干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本身就获得意义感和幸福感;同时,干这件事情的结果,又能够给社会、给他人创造价值。许多人选择创业,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获得了意义感和幸福感,通过创业的成功给社会、给他人创造了价值,这就是创造性行动。
幸福公理:“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
我如何才能实现幸福生活?有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努力的工作、终身的学习,在进取中找到乐趣、在自我迭代中找到意义,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