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创业,掌握这3种思维为你的人生“保驾护航”
人生如同创业,未来充满着太多不确定性。创业之路九死一生,人生之路又当如何?到头来,我们只不过活成了电影《后会无期》里所描述的那样:听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第二曲线创新》这本书中,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将“第一性原理”、“非连续性”、“第二曲线”等哲学、科学观念引入到了商业、创业、创新领域。作者用“第一性原理”从认知底层出发,结合国内外的商业案例,将创业、创新这件事分为创新篇、战略篇、竞争篇和组织篇四个部分讲述。其中每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小篇章,全书用这12个小篇章中的思维模型,为企业指明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创新的可能方式。
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传统商业教育是从实践和归纳中总结理论,而《第二曲线创新》中的作者却一再强调运用第一性原理和科学、哲学思维,用演绎的方式来思考,进而用理论指导实践。正因如此,书中的思维模型不仅仅只适用于企业,同时也适用于个人。恰如作者所说,这12个思维模型和实践方法,是为了帮助企业和个人穿过纷繁复杂的迷局,跨越事业与人生的第二曲线,打造可持续的增长引擎。
下面,我们选择书中分量极重的三点进行谈论,它们分别是:分形算法,最小化可行性产品;还原论,拆分为基本元素;第一性原理,找出隐含假设。
分形算法: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数学家本华·曼德博有一个非线性的迭代反馈公式,作者称其为“分形算法”。这个公式的特别之处在于,无法通过计算得出一个最终的结果,这是因为每次得出的结果都将再次迭代进入后续的计算中,如此反复,无穷无尽。
虽然这是一个美妙的数学公式,可以诞生出类似“曼德博集合”的美丽图形,但这个公式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其中的迭代反馈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互联网创业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方法,叫做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这个方法与分形算法的思想相同,都注重迭代与反馈。它指的是互联网公司应该使用最少资源,最快速度制作出一个可被用户使用基本功能的实验产品,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迭代。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下,充满着太多不确定性,我们很难保证所有的猜测与结论全部正确,纵使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制定出了我们认为的完美无缺规划,也往往会因计划赶不上变化而草草收场。
对于人生,又何尝不是呢。不管是写作、编程,还是画画,失败的经历不是因制定的“完美计划”被突如其来的现实打败而作废,就是因想要一次完成“佳作”却被低估的困难折磨而放弃,从来没有什么新鲜之处。
把“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建议运用于人生之中,获得超预期收获的最佳案例,当属曾在TED演讲的插画师戴夫。戴夫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但一直怀有一个画画的梦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戴夫决定给自己设定一个挑战,那就是每天画一幅画并放到互联网上,坚持一整年。令他没想到的是,发布作品仅仅两周后就有人在他的画作下留言,有夸赞也有给出的建议。戴夫顿时来了兴趣,于是每天参考建议更加努力地画了起来。
一年后,戴夫的画画水平越来越高,还因此开设了自己的画展。在TED演讲的最后,戴夫坚定的说:“现在,我可以自信地向人们介绍自己——我是一名插画师。”
还原论:拆分为基本元素
早在古希腊时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叫做还原论,它指的是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拆分为基本的元素。2008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更为详细一些,书中指出:还原论是一种观念,它认为某一给定实体是由更为简单或更为基础的实体构成的集合或组合,或认为这些实体的表述可依据更为基础的实体的表述来定义。”
举个例子:在物理学中,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逐步发现原子又可以进一步拆分为原子核和电子;质子核又可以拆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又可以拆分到夸克,直至到弦。
相对于“还原论”这个概念,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何指导意义呢?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在谈到教育时,提出了十种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马文指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当问题看上去太难时,要试着将它分解成几部分进行简化,然后对子问题进行逐一击破。
查理芒格在《关于现实思维的现实思考?》一文中,用5个简单的概念解答了“如何用200万美元打造一家价值2万亿美元的企业?”这一问题。其中,第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把问题简化,然后先解决那些答案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第一性原理:找出隐含假设
第一性原理最早出自于亚里士多德,他指出: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通过5个公理,用演绎逻辑推导出所有命题,堪称对第一性原理的完美解释。伟大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是效仿欧几里得的这种逻辑方式,以三大定律为基石,完成了整个物理学体系的构造。
在《第二曲线创新》这本书中,作者将我们推理的起点,统一称之为“逻辑奇点”。在决策这个过程中,“逻辑奇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因为我们自身都没注意到的“隐含假设”,导致推理做出错误的决定。
其中最普遍的“隐含假设”就是以大概率的统计结果作为推理起点。比如:对于运动员,有很多种关于年龄与竞技状态关系的统计结果,导致我们脑子中有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只要年龄超过33岁、34岁,又或者是35岁,竞技状态将会大幅度下滑。
对于运动员本身而言,这些统计结果又有什么参考意义呢?难道应该直接放低要求对待自己,不去拼尽全力,挑战自身的极限吗?
企业家伊隆·马斯克的故事极其传奇,对于他的大胆决策,很多人很是困惑,这其中就有着大量的“隐含假设”存在。
当伊隆在31岁进军太空行业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对于他的这个决策,大多数人的看法是:造火箭几乎99%都会以失败告终,纵使伊隆是个天才也不会例外;另外,伊隆并非科班出身,却在31岁高龄通过阅读来自学火箭知识,这几乎不可想象······
无数个“隐含假设”都指向这是个错误决策,但历史却最终证明了SpaceX公司的成功。
当然,伊隆的这个故事可能太具有传奇色彩。但是,其中的抛弃隐含假设,不用统计结果和世俗观念给自己设限,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人生如同创业,如何过好一生,这三种思维方式愿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