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干预

2021-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衡润心怡

1.自杀(suicide):又称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completed suicide)

2.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 :曾被称为准自杀(parasuicide)、蓄意自伤(deliberate self-harm,DSH)、非致命性的自杀行为(nonfatal suicidal behaviors)等

3.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又称自杀意图、自杀念头或自杀想法(suicidal thoughts)

自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杀的行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是包容的,团结互助的,那自杀可能会减少。

我国自杀率特征:

1.农村自杀率仍高于城市,多数发生在农村

2.男女自杀率大约1:1,国外是3:1

3.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自杀率明显上升

与自杀相关的常见精神障碍: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精神分裂症

酒精滥用或依赖

人格障碍

自杀的环境因素:

1.文化背景和宗教因素

2.自杀工具的方便易得

3.模仿自杀或自杀的传染性:受现实中发生的自杀事件的影响

自杀行为主要危险因素:

1.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

2.人格特征

3.生活事件

4.工具/场所可及性

自杀的保护因素:即阻止自杀行为发生的因素

1.承受力(应对能力)、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感、恰当地寻求帮助

2.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去医疗保健机构就诊

3.健康的生活模式,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规律的健身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不使用毒品或成瘾药物

自杀行为风险评估:

长期风险评估

即刻风险评估

长期风险的评估:

1.自杀意念及计划等即刻风险

2.抑郁严重程度

3.急性和慢性生活事件

4.物质(酒精和/或毒品)滥用

5.躯体健康状况

6.既往自杀未遂史

7.亲友自杀史

8.社会支持水平(保护因素)

即刻自杀风险的评估:

1.是否有自杀意念及强烈程度

2.是否有自杀计划(时间、地点、工具/方法)

3.自杀工具/方法是否轻易可及

4.痛苦程度

5.希望程度(无望感的水平)

评估自杀危险:

首次评估有自杀危险的人,需要

1找一个适合谈话且安静的场所

2.腾出足够的时间:想自杀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吐露自己的想法

3.有效地倾听

评估目的与方法:

1.谈话目的:建立信任关系和希望,动摇其自杀想法

2.如何沟通?

倾听(安静耐心)

理解关注他的感受(共情)

用非言语信息传递接纳和尊重

对他的想法和价值观表示尊重

坦率真诚

表达对他的关心和担忧

不要总问为什么

如何了解自杀念头?

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需慢慢地切入主题:

你有没有感觉很郁闷?

你有没有觉得没有人关心你?

你有没有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你有没有想自杀?

提问

何时提问?

当他感觉到你理解他时

当他对谈论自己的感受觉得放心时

当他谈论自己的负性感受时,如孤独感、无助感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