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佑de妈咪 原创作品集亲子教育教育

[原创]面对“胡闹”的熊孩子,你该如何应战?

2018-03-25  本文已影响57人  佐佑de妈咪

作为妈宝族,我们这群妇女在一起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养育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这儿,又一个问题来了:

皮皮妈忧桑地说道“皮皮是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动不动就会大哭大闹不止,一闹就是几个小时。”

“原本我不断提醒自己,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安抚,可又有几人又能经得起几个小时的折磨。于是在最后的那一刻我的心火释放了心魔,冲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打了他的小屁屁。”

“可是一番折腾后,我发现孩子终于不哭了,但是我只是用武力暂时控制住当下的局势,可是这种事还会有下次、下下次……我该怎么办?实在没招了。”

“而且事后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产生的深深的挫败感和对孩子的愧疚感会让我更加不知所措。”

我的屁股还没坐稳,皮皮妈就连珠炮似的倒出了满肚子的苦水。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并且也曾为之感到头疼,直到有一天我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学会了蹲下来倾听,才找到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我淡定地说道。

孩子为什么大哭?

你有没有发现大部分时间孩子的情绪是稳定的,而且特别乖。可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他会大闹不止,那他到底怎么了?

1.不舒服或者生病了。

2.太饿或者太困了。

3.受伤了。

4.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被忽略。

5.没有安全感,企图用捣乱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

6.故意的。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各方面发育极快,但是作为天真的小孩子还没有到“心机重重,机关算尽”的地步,所以这一条,基本可以排除它存在的可能性。

既然问题已经找到,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做才好呢?

1.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情绪,并接纳他的小任性。

2.教给他如何准确表达不满。

孩子年纪小,不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冷静下来,并等他情绪稳定后,教给他如何做才是好的发泄方式和表达方式。

3.作为父母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学会淡定。然后找出问题,最后帮助他找到解决方案,并在孩子忘记时及时地提醒。

说这么多,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是如何处理的呢?结果又如何呢?
图片来自网络

坦诚说,一开始我做的并不好,处理问题的方法简直与皮皮妈如出一辙。

这让我很苦恼,直到有一天,在我苦思冥想和仔细观察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并用漂亮地处理好了这个烦恼。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段时间,闺女每次睡觉前都要哭闹着让我抱着她尿尿。最开始只是晚上闹腾,最频繁的时候十分钟内尿十次不止。

未此我原以为她不舒服,还打算带她去看医生。可最后经过确认并不是身体的原因。

一开始因为她说自己害怕,所以我顺从她,一次次抱着她嘘嘘,可我发现她每次不是没有尿就是只尿一点点。

对于劳累了一整天的全职妈妈来说,这样的折腾无疑就是折磨。

终于有一天我爆发了,那一晚她折腾到快十二点,累得我精疲力尽,整个人都不好了,最后恶狠狠地教训了她一顿。

结果,从那以后她不仅晚上会闹腾,白天也开始变本加厉。于是我决定克制住自己的情绪,重新审视问题。

我发现 她的反常情绪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的:

1.安全感缺乏。

因为一次生了一双孩子,虽然带给我满心欢喜,但是一次照顾俩孩子确实很辛苦,但我也一直在晚上坚持自己带他俩,直到到断奶。

断奶以后,因为弟弟的身体相对姐姐来说更弱些,适应能力更差些,对我的依恋更深些,所以晚上弟弟由我来照顾。姐姐由奶奶来照料,这样的情况大约持续了不到一年。

就是因为这样,站在闺女的角度来说,她可能觉得我会偏袒弟弟,更爱弟弟,所以会用各种极端表现来引起我的注意博得我的关爱。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还发现闺女除了故意“刁难”我以外,还喜欢吸吮手指。曾看过一些育儿类的知识,里边提到孩子迷恋“吃手”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2.希望得到妈妈更多的爱。

或许因为个性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一次照顾俩孩子这种特殊的原因,我确实没法顾及太全面,所以忽略了闺女的感受,让原本情感细腻的她,变得敏感。动不动就跟弟弟比较和争抢母爱。

既然意识到了问题,我便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1.独挑大梁。

孩子的奶奶因为身体的原因回老家休养,我开始全面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这样我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养育,同孩子们慢慢磨合,可以更加深入地加深沟通和了解。加以时日,我相信会慢慢建立起闺女最初的安全感。

2.多陪伴、多沟通,增加孩子与我之间的交流和信任感。

除了聊天、做游戏和玩耍,睡前故事也是母子交流的最佳渠道,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爱上读书,你也可以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平常,在孩子情绪异常时更为重要。

就拿闺女哭闹不停这件事来说,一开始我以为她胡闹,所以她的大哭大闹引得我大发雷霆。可是我的情绪爆炸,只会让孩子更害怕害怕到手足无措,痛哭不止。

这样做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直到后来我逼迫自己克制不良情绪,蹲下来轻轻地抱起她,什么也不说,直到她闹够。

然后询问她你怎么了?为什么不一次尿完,是不是屁股不舒服?为什么非要妈妈抱着你去厕所?为什么哭起来不停?

她说“妈妈我屁股不疼,但是我害怕!我怕有大怪兽。”

等她说完,我立马回复道“不用害怕,妈妈和弟弟都在屋里陪着你,再说也没有怪兽啊!你这样哭闹会让妈妈很辛苦的,你想让妈妈很累吗?”

“不想!”

“那从今天晚上开始,你想尿尿的时候不要哭,然后自己去可以吗?如果实在害怕可以喊妈妈开灯。不过马路上的路灯就能把客厅照得很亮,所以你不用害怕。”

“好的,妈妈!”结果当天晚上她没有哭闹并撞着胆自己去尿尿了。

等她尿尿兴奋地回到被窝后,我问她“是不是没有怪兽?”

她笑着说“嗯嗯!”

我相信从此以后再也不怕独自尿尿了。

3.多读书、多学习、多反省,做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新时代的全职妈妈。

专家说: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飞得多高,母亲的格局决定孩子飞得有多远。所以我认为父母在要求孩子优秀的前提是父母得先足够优秀。

而一个人要想变优秀就要先多读书、多学习、学会思考和自我反省。

“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同样也会教会你思考,教会你控制自我情绪,让你变得优秀。而你的优秀会“遗传”给孩子,会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里不哭不闹便可以淡定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其实,我教育孩子的知识就是从书中学来,然后按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付诸实践罢了,结果证明效果不错哦!

以上是我的个人总结,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让我们同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