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散文

鼓盆而歌之下的悲伤

2023-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梦落人间

“鼓盆而歌”一词出自《庄子》。

庄子在自己的妻子死后不仅没有悲伤,反而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惠子质疑他的行为。

庄子反驳自己当然悲伤,但是想到世间原本就没有妻子存在的,人的逝去只是回到最初的状态又有什么可伤心的呢?

鼓盆而歌表面上看到的是庄子冷血,听到庄子的解释后理解到了庄子的豁达,细细品味之下又可以感受到庄子豁达背后的那份伤心。

庄子之逍遥,又何尝不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

哲学硕士张六吉是沈从文笔下的一个短片小说人物。

有着哲学硕士头衔的张六吉对于人生哲学的感悟甚是自负,然而却在回乡的途中,被他以为是“野蛮”家乡中不识字的乡下人深深地上了一课。

同样是亲人过世,过世之人的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对这悲惨意外的发生,心境上可谓是毫无波澜。

“世界上哪天有不死人的?天旱地涝我们就得饿死,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一死也就完事儿了?人死了,我坐下来哭他,让草在田里长,真是一个‘好主意’!”

“有什么好伤心的?人死了,我就得坐下来哭,对他有何好处,对我又有何益处?”

看似不识字的“野蛮乡下人”似乎比得庄子更加豁达。

是啊,人终有一死,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只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又有什么好伤心的。伤心对死去的人毫无意义,对自己也毫无益处。

庄子看似豁达的鼓盆而歌,可能也不过是隐藏悲伤的手段罢了,圣人亦是凡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