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修行》
一位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问题∶最近感觉自己很孤独,不仅是同学间不怎么联系了,而且还由于最好的朋友有了喜欢的人,于是把自己漠视了,我该怎么办?
这位朋友是一个淮高一的学生,处在这个年龄段会出现这个问题,实属正常,因为我也经历过,也不觉得奇怪,可让我奇怪的是,我们仅仅短短的三言两语的谈话,这位朋友居然就说了这么两句,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我感觉,您很好,我很喜欢您。”
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是不是作为女子,能够发挥自己独有的第六感,靠直觉看破人心。但我觉得,就如此轻易信任一个陌生人是不妥当的,仅仅依靠语言建立起来的好感来,决定自己内心的喜好程度是脆弱的。须知,对人而言,坏人总比好容易做的多。
我也不想过多纠结这一问题,因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在于此。其实当我起初看到她的这个问题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反复看了几遍,突然间就联想起了,自己高一时的经历,让我对这个问题,就大有感触了。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那个时候,我内心或许比她更加的难受。
那时的自己刚步入高一,就十分有幸认识了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当时我们之间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在同学眼中,只要有我出现的地方,就基本上有他的身影。反之亦然。不能够说达到亲密无间,相互成了对方影子的那种夸张程度,但至少我们之间绝大多数时间是处在一块的。
那时的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深受老梁的影响,会经常性的对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每天几乎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表达出来,而那时的他,则是属于沉默寡言型的,基本上不怎么发表自己观点,与我走在一起时,绝大多数时间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就是光听我从天文地理吹到鸡毛蒜皮。
对于我这种表达欲望极为强烈的人而言,能够遇到这么一个能够长期愿意花时间倾听自己内心的人,只能说是自己的幸运。然而,当时间一长,当我由于习惯形成了依赖,而对方却由于习惯或许就产生了厌倦。因为对另一个人而言,实际上你自己身上发生的99%的事,对对方而言是无关紧要的。
时间长了或许只是这段关系产生变化的部分原因。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因为当时新的朋友加入,必然对旧有的关系产生重构。那时自己起初只是觉得多个朋友,不亦乐乎。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我与他的关系,因为这位新朋友的加入,开始不断恶化了。
那时的自己,常常会因为他们之间,多次对我说的话持无视态度而生气,也常常会在这中间聊天时,找不到自己所谓的存在感而苦恼。因为从他们志趣在于理科,价值观更相似,而我在那个时刻,更多的像一个局外人。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我向自己的这位好友,写了一封绝交信,并亲手交给了他……
本来他想找到我,做一下解释,可我当时明知他会如此,偏偏不给他机会,于是乎,他似乎生气了,觉得我做的有点过分了,于是也便回信给我,意思是尊重我的选择,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那一天晚上,我心里极为痛苦,也极为阴暗。觉得自己就是“天煞孤星”的命格属性,觉得自己从此就不该再相信友情。直到后来,我们又不知怎么回事,阴差阳错的就复原了关系,不仅如此,我们仨似乎还因为这件事,也真正意义上,学会了相互体谅,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高一期末的文理分班,他们俩理科,我选的文科,我们仨就算是不能在同一教室里,共同经历生活了。虽然我们还是会利用假期的时间一起去吃饭,一起出去玩玩,但毕竟每个人又将开始了,一次新的关系建立之路。
而我在高二和高三期间,绝大多数时间觉得是孤独的。而且在这两年,真正意义上从陌生人到建立新的好朋友关系的人,也许只有一个,而且还是女生。如果和一个女生,像之前高一那样,两个人整天基本形影不离的话,那就会毁了这个女生的清白和名誉的。于是我虽然和她是好朋友关系,却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不想造成太多误会。
而另外还有一位好朋友是高一的同学,高二由于阅读,我们成了好朋友,也在我这两年中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有时我也会去找他聊聊天,可和他聊天基本上,就很遇到一回不吵架的,虽然之后,我们之间又会恢复彼此的关系,但这个过程,显然不是自己倾诉内心想法时需要的。
于是,我在此后的两年里,晚上多了一个习惯。每到第一节晚自习下课,就会独自一个人在校园或操场散步。有时脑子在不停的思考今天所见问题,思考到深处或得意处,就会自言自语的倾诉。也许能够听见我声音的,只有路灯下自己的影子。
有一次,我在操场偶遇了,这位曾经的“影子”。当时他正与同学,一起在操场跑步。见我独自一人,便就停了下来,陪我走了一段路。在这条简短的路途中,我也是简单的与他闲聊了几句,于是彼此就仍旧,各走各的路了。
在那两年时间里,孤独时刻伴随着自己,幸好阅读和写作让自己虽在孤独深处,仍能使自己内心富足。现在的我无比珍惜和怀念,高一那段时光,因为有人能真诚的聆听自己的心声。或许对我而言,每个真诚聆听我心声的人,在那一时刻,我都视之为自己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