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2020-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星空_5582

我生于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从少不更事到而立之年,我们这一代人是这座小城的见证者。

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情来说吧。

现象一:mu地 弃ying

记得没上学那会儿,我家房子四周全是麦田(二中后面),顺着居委会往西走的十字路口横七竖八倒着一些mu碑。后来mu地被铲平了,改成简易房,开始卖馒头,卤肉,生意蒸蒸日上,可我心有芥蒂,从不去买。

小学,我的母校是三小,从家到学校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厕所,厕所里面有一些圆圆的类似球体的东西,我们不上厕所,却专门跑进去捡起一个边走边踢当球玩儿。有一次,一个大人说,这群小孩天天抱着娃娃的骷髅头玩也不嫌害怕!此话一出,惊得我们赶紧把它扔得老远,再也不敢玩了。

那时候,安全意识不像现在这么强,小学时代的我们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春游,扫墓,看电影,义务上街打扫卫生等活动,基本都是徒步而行,走到城郊偏僻点的地方,经常看到垃圾堆里丢弃的婴儿,仿佛那不是一个生命。

这对于幼小的我们来说,内心是难以接受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直到“计划生育”,“chao生罚款”等词语闯入我眼帘,才慢慢了解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多特殊,也了解了无数家庭为了生出男孩又不被罚款只能舍弃“女婴”。

看看现在的孩子们,不论男孩女孩,都是父母掌心的宝,衣食住行,都是竭尽所能地供给。他们生在一个好时代,天生好命。

现象二:失业率和离婚率攀升

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街上的音像店里整日放着各种流行音乐,港台片也流入内地 。健美裤,旗袍,呼啦圈,牛仔裤,时兴的不要不要的。听大人们谈论起大城市兴起的马桶,超级市场,觉得既好奇又陌生,实在想不出“可以坐在上面的马桶”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那时,人们的内心的小火苗忽上忽下的窜动着,甚至我觉得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一些单位火的一塌糊涂,如交通局,煤矿。另一些呢,一夜之间就倒闭了,大批下岗工人无处可去。我有一个女同学,她妈妈就是嫌弃爸爸太穷,头也不回地跟着一个小煤矿主做人家的小老婆去了。冬天在澡堂洗澡的时候,经常能遇见八九岁的她带着四五岁的弟弟,费力地接好满满一浴缸水,费力地给弟弟搓洗。故作坚强的样子看上去好可怜,至今我都记得她的名字。

现象三:风云变幻 日新月异

记忆中的小城集脏乱差于一身,公厕基本没有,道路少得可怜,还时常尘土飞扬。5.6层高的建筑,米黄色墙体一看就是县城特色,想就业就得托人找关系,家家户户都过得很紧巴。人们娱乐方式少得可怜。

可你看现在呢,道路四通八达,公厕干净漂亮,洒水车欢快地跑着,一直在路上。楼房建筑如雨后春笋,就业岗位,新兴行业大把大把的,就看你能否抓住机遇。再不济,只要你肯努力,就不愁过不上好日子。一到周末,“出去耍”几乎成了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必备项目。人们脸上舒展着满足的笑容。

夜晚,霓虹闪烁,外出散步的人们三三两两与我擦肩而过。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座小城的我,突然好想对她说,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你很赞!爱你,笔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