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你的,会一直帮你。
虽说这题目多少有些鸡汤。但是,根据不太丰富的人生经验来看,的确如此。
人生在世,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碰头,甚至要无奈地与其合作。许多人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性格特点十分异常,一些很常规的意见,在他那边产出奇特的思维。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是思维层次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思维是能体现个人综合素质的,综合素质看似是模糊的,不可具象化的,甚至没有什么评判标准的。其实不然,最直接体现的是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而这些行为表现就是反应了“三观”。
按照现代公司对于员工的考核办法,一般试用期三个月,多则长达六个月。所以在工作生活中,如果和同事磨合期超过三个月是不正常的。说明这个团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般来说安排的事项都需要团队协同完成,甚至在大领导布置方向后,需要围绕这个方向做很多配合性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中更多的是一些看似无用的事务。而协同是否顺利,就体现在这些看似无用的事务中。一般来说,我对于基层员工不会有太多要求,即要你做什么,便尽快给到一个工作结果,然后等待下一个任务即可。对于中层管理来说,核心任务是上传下达。但是为了确保下属更出色的完成任务,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安排出一些事务,这一层有管理经验的人都有体会。当跟你同级的人,表现得像个基层一般的时候,就十分恼火了。我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是有差距的,在管理团队中,如果有人能够来带你一把,意味着你有个好队友,拥有利他素质。虽然说抱有利他性的人,最终也是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度更好,可作为他的队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偏偏,我的队友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作怪,不愿意听取意见,哪怕是处于听的状态都做不到,更何况去落实。结果当然是,自己的事情最终得不到领导认可。指哪儿打哪儿,只是一项基本职业素养。现状是,在复杂的职场之中,各顾各的本就是常态,团队内部抱有利他心实在难能可贵。
生活中,有一类人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帮助,也有一类人忍不住想出手助人,这两类人是两个极端。而这件事情便发生在自己身上。本人不是自夸,虽然我做事目的性很强,但为了助力自己的本职工作,会出手相助他人,协同自己。而另一类人习惯性接受别人帮助,明知道别人没有义务帮忙,却不会抱有感恩之心,对于不合的意见,冷眼相对。这种同事,我认为是公司选人出现问题,也是公司的损失。作为员工,想要通过影响改变他的认知,让他更适配自己的本职工作,难度十分大。不过,这也是职场中,大家伙儿保持冷漠的原因。我也想保持冷漠,对于他人的事情,尽可能做到不管不顾。可是,毕竟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为了长远考虑,对于相关人员,我无法一直保持冷漠。
我只能是有气自己忍着,自己消化不良情绪,为了未来遇见更加优秀的队友,自己也需要更加优秀才好。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