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读解第一难,中医把脉的原理
引言
许多人都想学中医,却找到不门径,其实所有的名老中医都强调“学中医就要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也就是《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温病条辨》。
中医的这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很少人知道。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都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难经》。
传说为扁鹊神医所写,主要内容其实讲经络穴位的一些理论,想要深入学习针灸必须得学这本书。接下来二羊带着大家都来看看,这本书都讲了啥?
《难经》是战国时期的古书,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写这本书的人,真名叫秦越人。这本书是学习中医的学生问,然后老师回答。问题集结成的一本中医古书。书中总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前1-22难讲脉学,22-29难为经络,30-47难为脏腑,58-61难为疾病,62-68为腧穴,69-81难为针法。
今天我们来看看第一难都讲了啥?
第一难 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
[原文] 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二羊白话:人体有十二条大的经络,分布在这十二经络中在一定的部位上又都有搏动的脉,单凭按寸口脉,寸口也就是中医把脉的地方,在双手桡骨头内侧的诊脉部位。因它和手腕鱼际相距一寸,故称寸口。通常把寸、关、尺三部,总称为寸口。
就是手腕这个脉搏的跳动,就可以作为诊断五脏六腑病变轻重及预后良恶的方法,这是啥原理呢?
正如许多不懂中医或者西医的人都问的,凭什么你们中医就通过摸脉,摸手腕上桡动脉这个位置的脉搏动就知道人体脏腑的病变和异常呢?
老师回答:寸口的部位,是十二经经脉之气的总会合处,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人体的十二经就是分布于全身的手三阴、三阳经,足三阴、三阳经。
正常人每一呼时,脉气流行三寸,一吸时,脉气也流行三寸,一呼一吸称为一息,脉气共流行六寸。人在一日一夜中,共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脉气承接着在人体流行循环五十周,环绕于全身。
漏水下注百刻的时间,适当营卫气血在白天运行于全身二十五个周次,在黑夜也运行于全身二十五个周次,一日一夜运行五十周次,称为一周。所以五十周后,又会于手太阴寸口。
正因为这样,寸口是人体五脏六腑血气运转的起止点,因此,诊脉要切按寸口。
一句话总结:因为手腕这个寸口的位置,是人体经气循环的出入的地方,从这出去再从这回来。是所有经气必须经过的关键点。黄帝内经其实也有补充。
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现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一耳。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现于气口,故为五脏之主。
在人体可以摸到动脉搏动的穴位还有:
手太阴肺经的中府、云门、天府、侠白;
手少阴心经的极泉、神门;
厥阴心包络经的劳宫;
足太阴脾经的箕门、冲门;
足少阴肾经的太溪、阴谷;
足厥阴肝经的太冲、五里、阴廉;
手太阳小肠经的天窗;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阳溪;
手少阳三焦经的禾髎(liáo);
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
足阳明肾经大迎、人迎、气冲、冲阳;
足少阳胆经的听会、颔厌等经穴处,
触按到这些部位上,都能感觉到有搏动的脉,所以说十二经皆有动脉。
疑难词解
一万三千五百息:是指一昼夜中呼吸的次数,一息就是一呼一吸,脉气总流行六寸。根据《灵枢(脉度篇(五十营篇》的记载,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左右各一,共计有二十四脉,再加上任脉、督脉各一,以及左右的蹻脉,合共二十八脉,环绕全身一周,它的总长度是十六丈二尺,按每息气行六寸计算,环运二十八脉一周,需要二百七十息(270*6寸=16丈2尺),所以一昼夜中,气行在全身运转五十周,共循行了八百一十丈,需要一万三千五百息(270*50=13000息)。
漏水下百刻:漏是古代的计时器,是用铜壶贮水,水滴下漏于受水壶,壶上有箭,标明时刻,将一天内滴水的刻数,划分为一百刻,作为计时标准。漏水下注百刻,就是经历了一昼一夜的时间。
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
荣与营相通,荣卫即营卫。阳是指白天,阴是指夜间,度是指在全身环绕一个周次。营卫的循行,是循着不同的径路,分别在体内运转。行于阳、行于阴各二十五度,就是营卫在一昼夜之中,各在全身运转了二十五周,然后作总的会合。(详见《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卫气》等篇)。
一周:是指一昼一夜,也是指呼吸了一万三千五百息,及营卫在体内运转五十周次所经历的时间。
二羊语:
第一难这章节详细讲了手腕这个手太阴寸口脉诊脉的原理,也是流传到目前,中医还在用把脉诊病的原理。
其实在比较久远的时代,中医诊脉都强调,三部九侯都要诊脉。也就是传说长的古脉法,黄帝内经也有详细描述。
三部九侯中的三个部位大抵是颈部动脉,手腕上的动脉,和足部的动脉。这些部位上,脉管显露、或脉动应手、很容易切脉。
这种叫遍诊全身的方法,只是在具体临床应用但中非常不方便,尤其在古代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忌讳。慢慢的在临床应用中被淘汰了,因在实际运用上留下最方便的寸口诊脉法。也就是目前中医诊脉的方法。
本难中对于独取寸口脉的意义,明白指出了因寸口是“脉之大会”,也是五脏六腑气血循环的起止点,所以在诊脉上占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在《内经》论述寸口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扬。也是中医把脉诊病的理论基础之一。
我是中医二羊,读经典学中医,边读边写,边用,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