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除了生死都是擦伤!——闲读《寥寥中年事》
今天我要向同龄人们推荐一本书《寥寥中年事》,作者秋色连波。作者跟我是一个群体——中年妇女!网上把这本书誉为“中年女子图鉴“。
特别认同作者的一段话:“一个人,除非他在29岁时死掉,否则总会到30岁。30岁一过,中年心态就接踵而至了。小时候那些闪闪发光的梦想,此时才发现一个都没有实现。这是一群中年人的故事:成家的,为孩子升学焦虑。未婚的,为归宿问题纠结。混得好的,遇到瓶颈,一把年纪也要寻求突破。不如意的,人生难免更加狼狈,青春资本也已失去……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俗世生活,虽然平凡简单,细细咂摸,却也有味所有看似无法收场的场面,面孔一抹,也都能收场。这本书写了22位中年女性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即便生活一地鸡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体面的中年人。
人到中年无论男女,中年危机都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婚姻、职场、亲情、育儿。这篇文章里,我想聊聊中年的职场危机!毕竟对于普通中年人来说,钱就是生命线!
先从我自己说起吧。我在三线城市生活,每天工作就会让我感觉到中年危机。早上我把公司的招聘信息发到网站的时候,心都会一紧,因为不管招聘什么岗位,年龄要求都是35岁以下。而我已经39岁了,上有老,下有小。虽然是老员工,但是以公司现在的经营情况和市场压力,还真不好说。
身边同龄人很多都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我们这边有个老国企,我的同学们毕业,很多都在这里上班,但是企业改制及效益不好,很多同学也都自谋出路了。就在几年前,有的同学从厂里出来自己在大学食堂经营档口;有的开了小饭店;有的去当了公交车司机;有的出国劳务;有的开了小学托管班。总之大多数同学,三十五岁开始又必须劳心劳力自谋出路了。我们一个班里只有几个同学生活越来越轻松,一个是某三甲医院麻醉师,博士学位;一个在电力部门上班,现小领导一枚;一个是大学日语教师,已经是副教授,工作清闲。其他人,做生意创业的,这些年起起伏伏,生意开开关关,算下来赔赔赚赚小有盈余,但是离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还差很远吧。还有大部分我这种在企业上班的,每个人都不敢轻易换工作。一换工作,这个年龄出去,肯定要“降维”了。大家可能说,你们班没有混的好的,没有成功的。我承认,的确是!但这也是大多数城市平民的现状。
从我同学现状和我工作中总结出来的:1、想在社会中稳稳立足,那么你的可替代性不能太强!2、时代抛弃你,连个招呼也不会打!3、如果在中年之前浪费时间,没有自我增值,危机是必然的。
对于普通人,二十多岁,有父母支撑家庭,自身压力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和家庭组建,压力瞬时暴增。普通人最佳的就业时期就是在二十多岁,刚毕业的那几年,努力奋斗一下,提升的机会还是不少的。过了30岁,虽然工作多年,但是专业能力未曾提升,就业机会妥妥萎缩。中年以后还做着最基层的工作,甚至与刚毕业的年轻人同岗,大概率会被清退。作为中年人你是否思考过,手中的技能和资源还能吃几年?几年后这些技术和资源是否会变得无效呢?到那时,你又靠什么维持生存,照顾家人呢?真的去“降维“吗?干体力活只能缓解燃眉之急。即使人到中年,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积累,仍然是你在做选择的时候重点要考虑的。往后余生,你也是在为后半辈子的自己做投资。能力越强,抗压能力就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到了四五十岁,该有自己的资产结构,具备风险防控和灵活机动的能力了。
怎奈人到中年,现实如此,我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有两条思路吧。
找一个领域或者你固有的专业,垂直深耕
在你的方向上投入时间,把至少一个细分领域理解透,获得其他人无法轻易逾越的高度。现在想要拥有不可替代性,不在广博、而在精深。不断的学习、死磕,总比坐以待毙强!懂得什么是高附加值事务,不要穷忙,否则永远都是毕业生水平。
被逼无奈,换路重新走
这几年,身边朋友的赚钱项目五花八门。很多原来在企业工作的,现在都重新定位自己了。身边有个姐妹做了揉奶师和产后母婴护理;有一位深耕幼儿教育领域,开了早教项目;有对夫妻有些美术功底,直接做了墙艺施工;他们之前都是在企业上班的普通职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这几位朋友经过几年实践,日趋专业,而且懂得网络推广,根本不愁订单。
人到中年才明白,人不能控制的比能控制的要多的多。
这篇文章不是消极,而是普通中年人真实面临的。其实再苦、再难、压力再大,中年人也都顽强的生活着,为了家人,为了自己! 现在,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身边的70末80初的人,仍然非常努力深耕专业,用力经营!
人到中年,砥砺前行,除了生死,都是擦伤!
希望我的同龄人保重身体,虽然我们认清生活的残酷,但我们依然热爱生活!向生活的勇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