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88:如果岁月有回声,听到请回答
有一个地方,在首尔道峰区双门洞。
那个胡同里,有年轻的父母,有一起长大的朋友,有年少时的忧愁,有青春的勇敢和遗憾。直到很多很多年后,也忘不了那个双八年的生活。

宝拉:心里温暖的人,手是冰凉的。

宝拉这个女孩子,是胡同里的孩子只要听到名字都会吓得不敢出声的姐姐,是邻居阿姨感叹“怎么考上首尔大学”“以后谁娶了日子会很难过”的脾气超级差的大女儿。一开始,我不太喜欢宝拉姐姐,觉得她怎么可以对弟弟妹妹这么凶,怎么可以那么欺负德善。所以当知道善宇喜欢的人是宝拉姐姐时,我的反应和德善是一样的,善宇诶,那么温柔的一个人,怎么会喜欢宝拉姐姐,为什么会是成宝拉,是疯了吗,是疯子吧?
后来呀,那次雨夜,宝拉因为学生示威要被抓走时,编剧借妈妈的话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成宝拉。她拼命地学习,她是这个胡同里唯一一个考上首尔大学的孩子,她为了学费选择了师大,攒够了奖学金才重新去上首尔大学。此时,所有对这个冰冷的女孩子不喜欢的人都会心疼她,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比弟弟妹妹要更早懂事,也更早的清楚家中艰苦的境况,她心疼着父母和弟弟妹妹,她默默地承受了很多很多,她不是不爱,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爱。其实宝拉姐姐是一个很强大很勇敢很有主见的女孩子,所以她值得一个懂她的,呵护她的人去好好爱她。是善宇的守护,才让从来都冷着脸皱着眉的宝拉露出那么可爱的笑容。
善宇:正直善良的大男孩,懂事优秀的模范生。

德善第一个喜欢的是善宇,这一点也不奇怪。善宇是个好儿子,好哥哥,好兄弟,好学生。父亲去世,善宇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照顾着母亲所有的感受,把学校里所有的事讲给妈妈听。
在喜欢成宝拉这件事上,他一直很勇敢。初雪夜的表白,被拒后的坚持,默默守护的不打扰,需要时第一时间出现。
编剧是爱这对cp的,不然也不会给那么多镜头,其中刻画的善宇偷亲宝拉,抱宝拉,偷偷牵宝拉的手,还有善宇找打的不说敬语都会让人觉得真的好可爱。而且我觉得,宝拉和善宇的分手是必要的,最后的相遇也是必然的。从那之后的再次恋爱,才是更成熟的爱情,才是真正开始因为爱情谈恋爱。

东龙:不懂求根公式,却将这人生看的最通透。
东龙的家庭,可能是所有孩子当中看上去很幸福的了,可是这样的家庭,连他离家出走都不知道,母亲忙于工作没有给他做过饭,父亲是教导主任让他的家像个教导处。
可以说,他是个自由生长的孩子。
娃娃鱼呀,是朋友们的人生导师,是这个胡同里的参谋,真是一出现就想笑。也是多亏了我们娃娃鱼,要不然崔师傅可能真的脑子里只有围棋了。
正焕:我爱你,这三个字我终于说了,可是却是以开玩笑的语气。

我们正焕啊,是最让人心疼的。他是最重情义的孩子。从小艰苦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沉默内敛的性格,不爱说话不爱笑,不喜欢表达自己。他爱自己的父母,自称是家中的二女儿;他爱自己的哥哥,去努力实现哥哥的理想;他爱他的朋友们,是朋友们口中的狗正八;他爱德善,公交车上小心的保护,默默等待德善从图书馆回来才熄灯休息,在门口假装系鞋带等德善上学等一个小时。
正焕啊,其实很不会表达呀,他只会损德善一个人,也只会对德善才会有偷偷扯嘴角的坏笑。最开始,他其实也是勇敢的呀,他甚至可以主动去抢德善的耳机,可以捧着德善的脸给她百般暗示,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逃避的呢?是从阿泽认真地对朋友说起自己喜欢德善,不是朋友,是对女人的那种喜欢。正焕啊,太在乎了,太珍惜了,兄弟的友情在他心中太重要了。所以他开始犹豫,开始思前想后,开始不敢迈步,开始有意的逃避德善的接近。德善一次次地走近他,为他买粉色衬衫当生日礼物,却误会正焕将衬衫送给了哥哥。实际上,那件衬衫被他挂在了最显眼的地方,是一睁眼就可以看到的地方,也是他第一次拒绝哥哥的请求,他百般珍视,却在面对德善的误会时没有解释一句话。也是那一次,德善和他越来越远。

崔泽: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德善呐……”
每次阿泽棋赛结束回来,累得睁不开眼睛,看到德善仍然会开心地咧开嘴笑,温柔地喊着她的名字。
我们阿泽善良得像是天使一样,就像很多人说的,“我知道我们崔师傅抽烟喝酒打游戏还看黄片,但他还是个好孩子。”
所有人都觉得崔师傅脑子里只有围棋,他不谙世事,可望不可即。在朋友堆里,他是团宠,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少年,兄弟们老是担心阿泽这样的人要怎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活下来,就连德善也这么认为,对阿泽说:“我对你了如指掌。”我们阿泽认真地看着德善,仍然是那副温温糯糯的样子,浅浅地笑着:“你对我一无所知。”

我们喜东东,这一辈子就爱着德善啊,从第一次见面小德善给他糖,从德善拍着他的屁股开玩笑:“好好喝牛奶,长大嫁给姐姐。”,从阿泽主动拥抱德善,从那次梦中的吻……他将自己所有的喜欢给了德善,他陪她玩看她笑毫不犹豫地为她挡住飞来的排球……

德善:不懂求根公式也不懂人生的中二少女。
真的很想和德善这样可爱善良的女孩子做朋友呢。
就像很多家庭中的老二一样,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她是家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所以她才会努力想要去抓住别人对她的喜欢。
喜欢善宇,是因为朋友说善宇喜欢她;喜欢正焕,是因为朋友说正焕喜欢她。而当她知道善宇喜欢自己的姐姐,正焕没有那么喜欢自己时,她哭得很伤心,她问娃娃鱼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喜欢自己。
其实德善啊,为什么对自己这么没自信呢,有很多人喜欢你,也有人在偷偷地爱着你呀。

看完剧后我看到很多关于狗善党和泽善党的小争论,喜欢1988的真的都是很可爱的人啊。泽善党就毋庸置疑的用糖来坚定立场,而狗善党,一边骂着狗焕一边又心疼着狗焕。
在我看来,好像编剧也从观众的角度给出了解答。那次演唱会爽约其实就是答案。编剧给了两个人公平的机会,德善站在演唱会门口等待着那个最爱她的人出现。编剧给了正焕很多情节刻画,他的犹豫,他终于下定决心,他紧张地插不准车钥匙,他在红灯面前急得拍打方向盘,却没有给阿泽一个镜头。只有最后阿泽大汗淋漓地出现在德善面前看着德善笑的那个场景以及最后播放崔泽因为个人原因放弃比赛的新闻报道。这个时候观众从以前的伏笔就已经清楚阿泽这一路的坚定,他是个胜负欲极强的人,他不会停车,他经常迷路,但最终是这样的人站在了德善面前,答案,显而易见。
最后正焕也终于明白了,他不是因为红灯才错过,他败给了犹豫,败给了一颗更恳切的心。

在这部剧里,阿泽才是最适合德善的,而德善对阿泽,是不自知的爱,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爱。

最后一集里,一家家都先后搬离了那个小胡同,自此之后,双门洞再不会有豹子女士,一花妈妈和善英坐在外面聊家常了,阿泽的房间也再传不出欢笑的声音和方便面的香味了。
但是……
太阳东升西落,她们聊天的方凳上早晨依旧是没有阳光,中午时分快要叫吃饭的光景,那时候胡同的阳光照射的是阿泽和善宇的家,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变。

“正焕啊,吃饭啊,吃饭了。”
“善宇啊,吃饭啦。”
“德善啊,吃饭啦。”

这个世界上最有情的是时光,最无情的也是时光。若这月光还是一样的月光,太阳还是一样的太阳,可不可以某个午后代我传封信,如果再来一次,我仍愿去度过那一段日子,哪怕再经历一次分离。

但是我知道,音速始终追不上光速,我们也说服不了时光,就像凤凰堂的钟表店哪怕从来没有一个客人,时间也一直没有停下,我们终究会长大,岁月终究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