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迟到千年C

05|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让孩子收获喜悦和自信心

2023-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迟到千年C

05|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让孩子收获喜悦和自信心

迟到千年/2023.5.11

每年伊始,又或是每年新学期开始时,想必许多人都不遗余力地制定许多目标吧,又或是绞尽脑汁地为孩子制定许多个学习目标:背单词、睡前阅读、每天跑步跳绳锻炼身体,等等……

制定目标是一件好事,它代表着我们有追求进步和成长的动力,同时目标也指引着我们朝着实现它的方向前进。

可是,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是目标执行了没多久,似乎就执行不下去了,不是因为各种临时事务的插入扰乱了目标的执行,就是觉得按部就班地机械执行下去毫无动力。

其实,我每年就会给自己制定许多个目标,生活方面的目标、工作方面的目标、个人成长方面的目标、陪孩子成长方面的目标等等。我也同样面临一样的问题,有一些目标真得执行不下去,要么实现起来太难了,要么觉得像是一件例行公事似的,要么偏离了执行的轨道最终没能达成。但总体上,我体会到了制定目标所带来的好处,毕竟每年制定的目标中的大多数都得以实现,我也从实现这一项项的目标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很多时候,目标之所以难以达成,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目标制定不切实际。付立平老师在《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中写道,人们在树立目标时总是习惯从宏观入手,却缺乏对细节的考量,因此也就无法量化操作和执行。

究其原因,就是不会拆分目标,不知道如何将一个长期目标或大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可实现的短期目标或小目标。

我记得我刚开始制定年度目标中,其中有一项关于读书的目标是:每月读书不少于3本,年度不少于36本,其中个人成长类至少12本、文学类至少12本、亲子成长类至少12本。

看起来这个目标非常的明确和量化,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并没有达成目标,并不是没有达成年度不少于36本的目标,而是没有达成个人成长类至少12本、文学类至少12本、亲子成长类至少12本的目标。

于是,今年的目标制定中,我将这个关于读书的目标拆分为三个子目标,每月读个人成长类书籍至少1本,年度至少12本。每月读文学类书籍至少1本,年度至少12本。每月读亲子成长类书籍1本,年度至少12本。从目前的实际执行和达成情况来看,实现起来就变得容易了些。

在工作中,制定目标是一件非常常见的现象,基本上每家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制定年度、季度或月度的工作目标,要么以KPI考核的方式来管理,要么以OKR的方式来管理,无论是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帮助每位员工合理制定目标,通过执行达成目标,从而达成部门的目标、公司的目标。

有各种各样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合理制定目标,最为常见是当属SMART原则。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合理的目标,一定是具体的,可被量化衡量,且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实现的目标。

尽管看起来,制定目标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实际情况下,许多人的确不懂得如何制定目标。相同的道理,孩子更不懂如何制定目标。

付立平老师讲道,所谓目标感,是指一种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意识。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为了实现目标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坚持向着目标冲刺的毅力和拼劲,都是目标感作用的结果。

哈佛大学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相似的年轻人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通过2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占3%的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直朝着规划的方向稳步前进,25年后他们大多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那些占10%的有清晰但短期目标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上层,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持续提升。

所以,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似乎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重要事情。

然而,很多时候,孩子的确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感兴趣,我们作为父母看着着急,便急于求成地帮孩子制定了许多目标,可能一段时间以内孩子配合着我们的要求努力做了这些事情,但慢慢地孩子便失去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要么做这件事情时拖沓,要么干脆就不做了。

著名教育家专家、《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博士说道:“孩子更愿意执行他们按自己意愿决定的事情。”

我想这个不难理解,谁都不愿意老是做别人要求的事情,做别人要求的事情无法让自己获得内心的成就感。没有了成就感,就无法长期保持兴趣,长期有动力做下去。

付立平老师在《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一书中总结介绍了一种方法,她称之为“六步目标法,激发学习内驱力”,帮助我们引导孩子制定目标。

第一步:“谁说了算”。激发动机,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

我们不得不承认,学习目标是孩子自己的,孩子学习也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我们父母而学习。所以,让孩子参与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似乎就不难理解,似乎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通过引导孩子制定目标,其实也在引导孩子畅享实现目标后能够得到的益处,从而激发孩子努力学习、努力探索求知的动机。只要动机足够大,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力量驱使孩子主动去做。

第二步:“跳一跳够得着”。把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难度适当的小目标。美国管理学家埃德温.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目标设置理论,洛克定律。他说确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才能专注行动。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深刻地体会此点吧,当我们的目标设置过大、过高时,目标肯定就无法实现,长此以往,实现目标的自信心反复受挫,便不再敢轻易设定目标了。

然而,我也发现最有效的提升自己自信心的方法,并不是完成一件最难的事情获得的成就感提升了自信心,而是通过做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情,通过这些小事情达成后获得的成就感的累积提升了自信心。

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的自信心更脆弱,更容易受挫。所以,让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怀着这样的想法,孩子多半不会配合,甚至会让孩子十分抗拒继续做这件事情。

从玩子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让他尝试做一件他不曾做过的事情的难,以及他强大而又脆弱的自信心极易地受挫。

比如去年年底,在他启蒙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互动环节答题检验,他自己答错一道题后,便不敢继续作答了,哪怕我已经反复告诉他答错了没有关系。我想当然地以大人的理性思维的方式来看到一个三岁多的孩子了,他当然并没有因为我说没有关系而不在乎,反而更加不愿意学习英语了。于是,为了不让他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便中断了启蒙学习。

今年年初,因为看了一些英语动画片,重新让他接触英语,然后找了一部有外教老师讲解的绘本课程,他喜欢听外教老师的讲解。这一次,汲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刚开始时我全程陪着他一起跟读,他不会答题时,我引导他帮他答题。每次学习完,看到得到一颗、两颗、三颗小星星时,我都引导他为自己今天的认真学习鼓掌。慢慢地,他从不太敢开口读,到我陪着他读,到部分绘本他主动自己跟读。我想这就是他在开口讲英语这件事情上自信心建立的过程。

第三步:“及时提醒”。和孩子约定提醒信号。在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后,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如果他忘记了小目标或不想坚持了,希望我们如何提醒他,并和孩子约定一种有趣的提醒方式。这也是一种将主动权还给孩子的行为,如此一来,提醒就不再是指责,而是孩子所期待的一种帮助。

第四步:“微小成就感”。让阶段成果清晰可见。孩子每实现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鼓励,肯定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辛苦付出,让孩子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收获的这些成就感,让孩子逐渐地建立起更强大的自信心。

我记得上初中时,尽管我小学升初中考试失利只能够再乡镇中学就读,但我突然之间像变了一个人,我也不知道我从哪儿学到了这些方法,我开始给自己制定了许多的小目标,并且将这些目标做成每天执行的计划贴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完成后就打勾标记出来,当我看到这些计划每天都被打满了勾时,我内心充满了满满的成就感,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又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考取了非常好的学科成绩,进一步让我收获了成就感,从而建立起了强大的自信心。所以,整个初中阶段,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第一第二的位置,从来没有大幅度的波动,并最终成为了当届唯一一位考进市里重点高中的人。

第五步:“及时总结”。根据变化,适时修正目标。无论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都不是一尘不变的。执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总会导致实际偏离目标。但这并不代表制定目标没有用,也不代表我们达成不了目标。或许,我们应该做的只是修正目标,比如修改目标的完成期限,修正目标的范围,又或者是重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小目标。

第六步:“仪式感”。及时鼓励孩子。当我们完成了学习目标的制定和修正后,对于孩子目标感的培养就已经完成了80%,而剩下的20%则来自如何放大和延续建立目标这件事情,使之成为一个长久坚持的习惯,而这主要依赖于学习过程中“仪式感”的建立。

其实仪式感,就是一种让我们能够感到荣誉感或成就感的一种方式。比如学校每年举行一次颁奖仪式,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仪式感,让得到鼓励的学生体验到更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不过,仪式感的方式最好是与孩子讨论后,他们自己希望使用的方式。我们父母要务必做的地方是,一旦约定好了,就要排除万难地做到,不要让孩子觉得我们言而无信,又或者是瞎糊弄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