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七十二堂写作课》
一直想创作小说,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买了各种书,这本是最简单易读的。
之前看的时候撇一眼然后匆匆而过,也有一些感想,但当时没有记录下来,再看的时候心态不同,想法也就不同了。今天决定看完以后记录下来。
今天看的内容,第五,六,七讲。
讲文章分类,真的言简意赅,我还在想小说到底会分到那一类的时候三言两语就总结完了,就发自内心觉得,果然该看大家。我看到这儿还特意去看了一下出版时间(我之前从来不在意前面排版内容的),是2017年你能感觉到它的时代感,内容却一直适用。
说来说去真的也就2种然后说到应用文,我第一反应就是“公文体”,然后发现不止这些,合同单据都是,就感觉日常生活那么多细节,原来自己都没有注意过。
作者说“作者对于一种事物或事理觉得有话向大家说,而且觉得非说不可,这才提起笔来写文章。”我瞬间就想到,我想创作小说的原因,真的是看太多小说了,要么对悲剧的结局不满意想改变里面人物的结局,要么想改变某个前段。我“写小说之心”不死,就是因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大体算是“非说不可”的状态吧。作者这句话对我来说真的直击心灵。
一切文章都是应用的到第七讲书信那里,我本来觉得没必要看的。大家现在都不怎么写信了,但刚看就看到作者说“几乎任何人飞写不可”,我就想反驳,所以决定看完在心里“反驳”一下。
我看了,然后觉得:“哦,可能不是不写。只是大家换了中形式罢了。”比如微信,比如邮件~想写书信一样应用的东西太多了。
只不过随着工具的更新,我们的话术变革了,变的越来越简单。只是以前的书信写在纸上,书信“繁琐前文问候,重要的事物沟通,后文的寒暄招呼”,变成了现在沟通工具上“某某,我要做xx,谢谢”。邮件上“Dear xx,事情描述,祝好”
我在想:随着时代变革,科技进步,我们越来越言简意赅,之前要问候寒暄,现在某某老师,或者亲爱的,我们的问候就结束可以开始下文了。事情结束,可能再见都不需要说,发个表情包就画上句号了。不过细想,表情包也是信息的载体啊
我们的语言再到后面会变成什么样呢,无法预料,可是像作者说的“无论如何简单,一封书信中,三部分组织仍旧是存在的”。
你好,我要~,再见(‵□′)突然想写一封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