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各种小说幻的世界我也爱写小说

【江湖诡话】沧海龙影

2018-05-18  本文已影响73人  半吊子_海宁
【江湖诡话】沧海龙影

夜已深,月光冷冷地照在曹家宅院。突然,夜色中奔出四匹健马,马蹄上包着厚厚的棉絮,落地无声。四匹马来到曹家宅院的门前才停下来。挂在大门上的两盏气死风灯的灯光,照在这四人的身上,竟然是三位光头和尚,外加一位道士。

那道士飞身下马,快步奔上台阶,抓住门环急促地拍了几下。曹家上下早已入睡,老主人曹杯水这几天心神不安,躺在床上半睡半醒,听到敲门声,心中猛的一颤,连忙翻身爬起,直奔前厅。这时家人已经打开宅门,见进来四位出家人,走在四人中间的是一位青年和尚,其他三人像众星捧月一样地护着他。这青年和尚眉头紧锁,但身上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再仔细一看,吓得“哎呀”一声,跪倒在地,叫道:“陛下,您……”

话未说完,另一位白眉毛的和尚连忙止住他,道:“曹大人,我们是来借宿的,请你……”曹杯水也连忙打断他的话,急促地道:“快随我来,书房说话!”

到了书房中,关上房门,重新见礼,曹杯水山呼万岁。那位青年和尚乃是当今皇上建文帝朱允炆。一个多月前,燕王朱棣,也就是朱允炆的皇叔,以“清君侧”为名,麾军南下,攻破南京城。朱允炆穿上皇祖父朱元璋留下的袈裟僧帽,剃度出家,带着十三名大臣仓惶出逃,准备逃向云南,投靠西平侯沐晟。他们十几个人怕太过引人注目,分批而行。跟在朱允炆身边的两位和尚,分别是镇抚杨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那位道士则是编修程济。曹杯水早年曾官拜御史大夫,后来受奸臣排挤,一怒之下告老还乡。

曹杯水连忙命人去准备夜宵。朱允炆君臣一行人,连续一个多月的亡命生涯,每天吃不饱睡不安稳,心力交瘁。他们知道曹杯水忠君爱国,是个可以相信的人,心里也就踏实了。朱允炆和杨应能等人,吃过夜宵,刚想去客房好好睡上一觉,突然感到浑身无力,“扑嗵、扑嗵”几声响,全都软倒在地上。

程济惊恐地大叫:“曹大人,你……”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大笑声,从书房外走进来四人,当先一人是位彪大汉。朱允炆等人一见到这位大汉,顿时惊得脸色惨白。这位大汉名叫曾世雄,是燕王朱棣的心腹,现任锦衣卫副使。跟在他身后的是三位锦衣卫,其中一个人的手上还抱着一个六、七岁大的男孩。男孩靠在他怀中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他们四人的身后又跟着二、三十位男女,看样子全是曹杯水的家人,只是人人脸色凝重。

曾世雄笑着对曹杯水道:“曹大人果然识时务,做得好!下官回去后定会禀告圣上,不但让大人官复原职,还一定会重重嘉奖!”朱棣占据南京后,废除了建文帝的年号,自己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永乐,就是历史上的永乐皇帝。

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三人一听这话,齐声大骂曹杯水忘恩负义。曹杯水脸色铁青,霍地站起身来,浑身直哆嗦,对朱允炆道:“皇上,不是老臣不忠不义,只是您自己也该反思一下,您在位时,听信佞臣不纳忠语,优柔寡断,民心尽失,才会使燕王有机可趁,这其实是您自己把大好江山拱手让了出去!”又指了指杨应能三人,“你们这班人,只知道愚忠,整天揣摩圣意,又有谁敢说一句真心话呢?”建文帝脸上一红,羞愧地叹了口气,道:“是老天要亡我朱允炆,这本就不该怪其他人,贫僧认命,只求曾副使和曹大人看在你们曾经同朝为官的份上,放过杨镇抚、叶御史和程修编三人,我跟你们回京,去见燕王就是。”

曹杯水对曾世雄道:“我现在已经帮你拿下了他们君臣四人,你也该放过我的孙儿了吧!”原来,曾世雄奉命追拿朱允炆,他负责西南方向,想到当年的御史大夫曹杯水刚正不阿,辞官后隐居在洞庭湖边,建文帝若是逃向西南,一定会向曹杯水求助。曾世雄就早早地来到曹家守株待兔,并劫持了曹杯水的小孙子当人质,给了曹杯水一包“千日醉”迷药,要他把迷药下在朱允炆等人的饮食中。

朱允炆长舒了一口气,道:“贫僧总算没有看错曹大人,曹大人对贫僧等人下迷药也是逼不得已。只是曾副使拿一个小孩子来作威胁,也太不长进了。”曾世雄哈哈一笑,手一挥,让随从放了曹杯水的孙子,对曹杯水道:“谅你也不敢再耍什么花样,否则,我就把你的曹家宅院夷为平地!”小孩子刚才是被点了穴道,才昏睡过去,这时穴道一解,清醒过来,他本来就受了惊吓,又见到这么多陌生人,顿时大哭起来,曹杯水连忙让家人把小孩子抱出去。

曾世雄想到朱允炆到了这里,跟随建文帝出逃的其他几批人也快要到了,他这次出来追拿朱允炆,只带了这么几个锦衣卫,一旦遇到那几批人只怕讨不到好处,还是快走吧,反正朱允炆已经拿到,回去就是奇功一件。命令随从押上朱允炆就要连夜回南京。

曹杯水连忙叫道:“曾副使请稍等片刻。”回头看了地上的朱允炆一眼,眼中泪光迸现,“皇上,老臣对不住您啊,请再受老臣一拜!”抱起朱允炆,把他轻轻地放在书房正中的椅子上,然后又抱过杨应能三人,放在朱允炆的身边。

程济手脚没有力气,嘴却能活动自由,对曹杯水又骂又呸,口水喷了他一脸。曹杯水也不在意,退开几步,跪在朱允炆的身前,道:“皇上,请再受老臣一拜。老臣不能再陪您了,保重啊,皇上!”头磕在地砖上,发出“咚”的一声,同时伸手偷偷地在书案的右腿上轻轻一按。

就在这时,只听得“喀”的一声响,朱允炆和杨应能三人所在的地面,突然塌陷下去。他们四人毫无准备,惊叫声中,连人带椅一起掉了下去。

曾世雄知道不好,怪叫着扑上前,想抓住朱允炆,可哪里还来得及。地面就像翻板一样,随即又重新合上,恢复如初,就像那四人和椅子从来不曾出现过一样。曾世雄又气又急,用脚猛踩地面,地面却是纹丝不动。他刚才清楚地看到曹杯水跪在地上只磕了个响头,那地面就塌陷下去。这时再也顾不得什么,连忙也跪在刚才曹杯水跪过的地方,“扑嗵、扑嗵”连磕了好几个响头,直磕的额上起了红色的肿块,那地面却还是一动不动。曹杯水见状开怀大笑,道:“身为臣子,以下犯上,你是应该叩头认罪!哈哈!”

曾世雄恼羞成怒,从地上一蹦而起,把刀架在曹杯水的脖子上,恶狠狠地道:“老匹夫,竟敢耍我们,你是不想要你全家人活命了!快给我打开机关,不然我先杀了你的小孙子!”两个锦衣卫连忙出去抓曹杯水的家人,哪知道偌大的曹家宅院,早已空无一人。

曹杯水哈哈大笑,道:“姜还是老的辣吧,哈哈!我这把老骨头黄土已经埋到脖子边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你想杀就杀吧!”

曾世雄突然嘿嘿地冷笑起来,道:“你的家人是逃走了,但你的曹家庄还在,你要是不打开机关,不把朱允炆交给我,我就把你的曹家庄杀的鸡犬不留!”看着曾世雄凶狠恶毒的目光,曹杯水知道这种人为了功名利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曾世雄大吼:“快!老子可没有时间和你耗着!”曹杯水犹豫了一下,颤巍巍地上前在书案的左腿上轻轻一按,“喀”的一声轻响,地面突然下陷,露出一个阴森森的地洞,就像是怪兽张开着的大口。曹杯水大叫:“还不快跳下去抓人!”曾世雄四人刚想纵身跳下去,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稍稍犹豫了一下,那地面翻上来,洞口已经合上。

曾世雄道:“什么鬼机关,还难不到老子!”一把抓过曹杯水,和三个锦衣卫站在刚才地面塌陷的地方,从怀中掏出一枚铁蒺藜,甩手射出,打在书案的左腿上,又是一声轻响,地面再次塌陷,五人同时掉了下去,地面随即合上,只是从地下隐隐传来几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刚刚还是人声鼎沸的曹家宅院,转眼之间静如坟场。屋内烛影摇红,窗外残月西坠。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书房中的书橱突然响了几下,然后缓缓地向两旁移开,露出一道暗门。门中探出一个光头来,正是杨应能,他向四周看了一下,道:“应该没有事了,大家出来吧。”暗门中又走出一大群人来,除了朱允炆和叶希贤、程济外,曹家的其他家人也全在里面。

朱允炆君臣四人掉下地洞后,发现洞底下铺着厚厚的草垫,没有伤到身体。黑暗中有人过来把他们救到另一个密室里,这密室里躲着曹杯水的家人。曹杯水的儿子给朱允炆四人各喂了一枚解药,四人这才恢复过来。原来曹杯水在他们的夜宵中,下的并不是曾世雄给他的“千日醉”迷药,而只是一种普通的“软筋散”,所以曹杯水的儿子也有解药。

朱允炆君臣四人到了这时才明白曹杯水的苦心,不由地为刚才错怪他而羞愧,同时又为他的安全担心,想冲上去和曾世雄等人拼命。曹杯水的儿子流着泪,道:“燕王攻破南京,犯下大逆不道的事后,家父已有所预感,请人用七天七夜的时间,在书房中设下了这么一个机关和密室,果然派上了用场。他还再三嘱咐我们,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以大局为重。皇上,您是重中之重,草民万万不敢鲁莽啊!”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曾世雄等人掉下陷阱,发出的惨叫声。原来这个机关非常特殊,按书案的右腿,地洞的底下铺的是草垫,人从上面掉下去安然无事。但如果按的是书案的左腿,那地洞的洞底就是插满刀尖向上的尖刀,人一掉下去就会被钉出无数个血窟窿,必死无疑。

曹家人不知道曹杯水有没有也掉入陷阱中,但他们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差不多等了一个时辰,才打开密室,回到书房里。见曹杯水不在房中,那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曹家老小全都跪在书案前,放声痛哭起来。

朱允炆长叹一声,眼中泪光闪动。杨应能、叶希贤和程济三人也跪在书案前,泪流满面。杨应能道:“我们三人,跟在皇上身边,自以为是仁义双全,可是和曹大人的舍生取义相比,就像是萤火比之皓月。”

曹杯水的儿子站起身来对朱允炆道:“皇上,不是草民不留你们,只是这地方实在不安全。曾世雄能想到我们这地方,别的锦衣卫也同样会想得到,你们还是早点去个安全的地方吧。”

朱允炆点头道:“我不能再连累你们,也不能连累别人,我们这就离开。只是你们可能也不能再在这里安居下去了。”

朱允炆四人踏着月色,连夜离开,继续向西南进发,一路上留下了无数的惊险与传奇。在他途经贵州时,在客店墙壁上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有人说这是朱允炆故布疑阵,让世人以为他去了云南,其实是隐居在浙中山区的一座小寺庙里;也有人说他怕再连累其他人,已经流亡到了海外,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其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去海外寻找朱允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