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以俺爹的视觉,写俺‘二哥’
俺村里,有一个侄儿,排行老二,今年已经92岁,一被子没结婚无儿无女,是村里的‘五保户’,5年前去养老院养老了,最近却被养老院赶了出来,送回俺村子里他的一间土坯房里,让他自己了结归宿。那么,这到底是咋回事呢?谁来为他最后的归宿买单呢?
说起俺这个侄儿,就不得不说他娘,就是俺的老嫂子,也是俺村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红人,方圆几里数一数二的媒婆和接生婆,也为俺村里不少人家撮合了一桩桩姻缘。虽然已经死了30多年了,但俺村很多人家至今都念着她的好。
俺这个老嫂子,有3个儿子,男人又死的早,几乎全靠她一个人把孩子艰难拉扯大的,分别给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撮合了婚姻分了家,只有二儿子最后打了光棍,一直跟着她一起生活,最后为她养老送终。
其实,俺这个侄儿,除了不识字,不识钱,没技术,好像没有啥毛病吧。不仅长相英俊潇洒,而且嘴巴很甜,一直到八九十岁在村里见了俺,大老远都是三叔三叔的叫,亲热的跟亲侄儿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点,比如为人热心肠,谁家有大小事需要他,他都会去帮忙,不管是物质上还是体力上,总会看到他的身影;比如为人慷慨大方,对于交情好的,他借出去的钱不会催着要,有的干脆就不要了。
俺家九十年代盖瓦房,还请这个侄儿过来帮忙给俺做小工,还是他专门借给俺200块钱盖的瓦房,农忙时也请他过来给俺帮忙,俺请他吃鸡蛋面条,烟酒伺候。
后来农闲的时候,因为他也有种花生小麦玉米,平日里也不是很闲,特别是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他才会闲着没事来俺家串门,那会俺爹妈还在世,也是他称呼的四爷四奶奶,经常俺们跟他坐在一起烤火,他也会开玩笑,逗的人开心。
后来,大概30年前,他娘老死了,他也60多岁了,因为俺们交情好,就去吊孝。考虑到他也不容易,为老娘操持后事肯定方方面面要花钱,俺当场就把他当初借给俺的200块钱递给他,他坚决不要,说俺刚盖了房结婚不容易,如果再强给,他就把钱扔火盆里烧了,他的弟弟也是真呢说的,所以只能作罢。
从此,他就一个人身单影只地生活,种着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忙碌着春夏秋冬,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日常生活无忧。
至于,他为啥单身打了光棍,听从爹妈说过。
大概是家里为了供他的弟弟读书考学,他的哥哥成家早分开过,不愿意帮着家里,他娘一个人又没办法挣钱来供他弟弟读书,所以他只能打了光棍。
不过,后来他的弟弟确实很争气考上了学,被分配到城里电影厂上班,还娶了俺这边城市的姑娘,定居县城里。
随着俺这个侄儿的年龄增长,体力的下降,还有不识字不识钱的生活问题,生活需要保障。所以他分配在城里上班的弟弟,也总是逢年过节打钱给俺村的一个当年的同学,让这个同学帮忙给俺这个侄儿买肉啊,买鸡蛋改善生活,关照生活。
当然了,前些年,俺这个侄儿还有五保户的钱,他不识字,不识钱,就把存折本也给了村子里他弟弟的同学,让人家帮他取钱买生活用品。
他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很好,很早就达到了俺羡慕的小康生活,经常吃鸡蛋,肉改善生活,每年存折里还有不少存款。
他这样一个人的生活一直到10年前,他种不动地了,县城里弟弟也退休了,就把他接到城里一起生活。
可是,仅仅在城里生活了5年,他的弟弟竟然先死了。也许是悲痛过度,也许传统的他考虑到跟弟媳孤男寡女一起生活不方便,就固执地要求把他送回俺村自己的老家里生活。
考虑到他毕竟八九十了,一个人在家里万一有个啥意外谁也不知道,弟媳就跟侄儿侄女一起把他送进了俺乡里的养老院给他养老。
然而,意外再次发生,前不久刚在养老院过了92岁生日的他,突然中风瘫痪无法自理,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就不愿意伺候了,哪怕出钱,人家也不愿意伺候他,就把他送回俺村,他的那座风雨飘摇的土坯瓦房里,让他自己了断。
最后,还是俺们村委考虑到实际情况出面协调,联系上了他弟弟的儿女,也就是他的侄儿侄女来负责床前尽孝,替父母来赡养他们的二爹,为老人养老送终。
同样的道理,将来俺这个侄儿死了,他留下的财产都归赡养他的侄儿侄女所有,当然侄儿侄女也都不差那点钱,主要出于亲情考虑,毕竟他们的父亲当年正是因为二爹的帮助才能进入城市,给他们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所以,在亲情不断淡化的今天,看看俺家的孩子快30岁了还是单身,他又没有亲兄弟姊妹,独生子女,家境也不好,真是让人着急,生怕他将来无依无靠,走上俺这个侄儿的凄凉之路,也许还不如这个侄儿,人家好歹还有人在床前伺候,毕竟几十年以后,他这些堂兄弟来的晚辈亲情,更是不可能指望了……
可是,孩子不知道是读书读傻了还是咋回事,竟然说哪怕打光棍也不愿意随便凑合,难道俺这个侄儿,这样活生生的例子还不让他害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