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你的想法
我们都好为人师,这是通病,这也是陋习。
貌似,每一对夫妻都有着自己教育孩子的看法和实践,并当然得认为,自己的没错,错的可能是别人,或者夫妻双方中的另一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这么认为,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在孩子身上就能看到父母的样子,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交往处事如何,甚至文化层次都能可见一斑。
一个作家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得首先成为什么样的榜样。你们当父母的,不喜欢看书读报,光喜欢玩游戏,喝酒拉呱的,也别指望着孩子将来能够喜欢读书看报……。因为,孩子在静静地观察并模仿。
我跟赞同,因为我家小子就是这样,越来越发现他就是在模仿着我的一些言行举止,包括我的坏脾气。
根本不用刻意地去教,孩子就会“无师自通”。家长的情绪、为人处世方式方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他的成长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
有的时候,我按着自己的想法,想让孩子往东去,可是媳妇不乐意了,她认为往东是不对的,分明得往西嘛。于是,关于往东还是往西,就开始了一番争论、争吵……。
而孩子呢?就在那里静静地听着,看着。小小的内心里装下了很多他明白但不说出来的事情。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夫妻双方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双方各自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自己长大结婚乃至有了孩子后,很自然的就会把想当年父母对自己的那套教养方式拿出来对待孩子。于是,夫妻双方都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对要求落实到对孩子教养的实践上。
比如,孩子吃零食的习惯,有的无所谓,有的则不行,对吃零食有些严格的规定;又比如,对孩子放学写作业,有的要求回到家立马写作业,有的则不这般,随着孩子的意愿而行。当然,有的夫妻,可能一方会严格一些,一方就会相对弱势一些,夫妻有分工,且明确,这样的还好。就担心那些控制欲很强的家长,唯恐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语,叨叨叨地不停,一旦有了分歧,就得有个明确的结果和答案,即便两口子也得说个过来过去不可。
其实,我是这么认为的,夫妻双方有一个为主,一个为辅助,就可以了。在教育孩子上,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互相配合,互补短板,这是最好的了。
切忌拿孩子做实验,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或者说,一会儿听爸爸的,一会儿听妈妈的,在同一个问题上或近似的问题上。那样很容易让孩子无所适从,很纠结。
之所以说些个东西,就是因为在最近的日子里,小子很多话语都是想当时我说的。小子现在是现学现卖,说给我听,结果呢,弄得我很无语!
他总是在默不作声的情况下或者拿着沉默当成一种最好的反应方式的思维下,学会了很多东西,尔后在生活中作出了他认为可以的实践。
如果有心,对孩子的些许话语足够仔细的话,肯定会引起重视,进而反思,进而促使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