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愿上帝赐予我们酒与女人,以及不停歇的灵魂

2018-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壹灘稀泥

如果说垮掉的一代中的作家我最喜欢谁,那一定是杰克凯鲁亚克,主要是因为他长帅。 

杰克凯鲁亚克,就算没有花臂,也是妥妥的雅痞   与彻底摆脱直男审美但外貌并没有什么改善的艾伦金斯堡以及少年老成的威廉巴勒斯相比,杰克不仅轻松获胜,甚至还有几分硬汉风采

所以在读《在路上》这本书之前我对凯鲁亚克是存在着相当的误解的,当然这不意味着没看这本书我就没有心安理得地引用他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垮掉的一代”和“长得帅”两个标签似乎必然意味着一个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形象,而这个人设正好也不会和巴勒斯的“瘾君子”以及金斯堡的“同性恋”有所冲突。然而读完《在路上》后,我猜测杰克这个长相在那时可能并不特别吃香。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本书,他的第一本书《乡镇和城市》默默无闻,第二本书的出版却被评论者吉尔伯特米尔斯坦以“一个历史事件”来形容,当然,据杰克的好友威廉巴勒斯所说,《在路上》一书帮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和百万台煮咖啡机(这个其实有点匪夷所思,因为全书里几乎没有出现过咖啡机),并且促使无数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旅。不知道韩寒如果一早就有写穷游西藏,能不能让“诗和远方”的浪潮再提前几年。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情节的话,大致可以总结为杰克以自己为原型所创造的青年萨尔讲述自己的几次旅行,多以横跨美国为主,也有一次是从纽约前往墨西哥城。旅行方式除了坐巴士和自驾游以外,很大一路分依靠沿途搭车。而在这所有旅行中,以好友尼尔卡萨迪为原型的迪安莫里亚蒂成为了全书中最饱满、塑造最成功的形象。 作为全书中结了三次婚、一贫如洗却让诸多女人魂牵梦绕的花花公子,他本人的形象也的确证明了那个时代的审美不同。

图左即为在书中被多次以英俊夸赞的尼尔卡萨迪,其魅力之大,可使其妻子与前妻友好地打长途电话讨论他“那个”的大小

萨尔作为书中的叙述者,凭着年轻人惯有的躁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自美国最东端开始了一次次西部之旅,作着自己人生的拓荒人。每一场没有攻略、说走就走的旅行都大同小异——刚上路往往就开始束手无策,带在身上的钱不出几日就一分不剩,不止一次陷入被抛弃、被遗忘的无助窘境,到哪基本都靠朋友扶持,但也常常因为一些可笑的缘故导致友谊决裂。不想老实工作,甚至没有勇气为自己所爱的姑娘平静下来。与路上所遇到的那些四处找农场打工的青年相比,他只是一味迈向未曾见过的地域,这种主动的探索时常显得如此被动,似乎自由只是空虚的一种补偿。当最放纵的狂欢也在被用文字记述时染上了几分流水账的颜色,只有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愫,才可以展示一个纵使踏上路途也依然彷徨的年轻人最真实的一面。

而萨尔所追随的迪安,则是一个堪称疯狂的角色。他似乎无时无刻不充满热情,也不会因为枯燥的工作消沉,眼睛永远跟随着美丽的姑娘,但同时也对各种知识充满倾慕,向别人讨教关于尼采的一切。也许是因为一开头就告知他是在公路上出生的,迪安偷车成瘾,似乎只有在公路上飞速驰骋,他才能让自己不尽的激情随着车轮灌入地心。他时刻为生活做着安排,合理规划时间以便徘徊于两个女人之间。随着赚钱养家再因买酒买车重回一贫如洗这一过程不断循环,迪安愈发变得疯狂,说话聒噪,常常前言不搭后语,毫无办法解决妻子、前妻以及四个孩子的生计,再加上他一贯撒谎欠债导致几近众叛亲离,而只有萨尔一直真心喜欢他,将他的称为“真正的天使”,“只是被我发现了而已”。

“我只喜欢这一类人,他们的生活狂放不羁,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对生活十分苛求,希望拥有一切,他们对平凡的事物不屑一顾,但他们渴望燃烧。”在书本开篇不久,杰克凯鲁亚克就解释了书中的自己对迪安不变的喜爱。迪安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夸夸其谈也多半是靠道听途说加上天资聪慧,似乎永远活在巨大的乐观和肆意之中。事实上,他自幼丧母,父亲老迪安是个失踪多年、生死不明的老酒鬼,在迪安十岁时就曾把他遗忘在美国最南部的得克萨斯,使得他只能自己拔火车重回中部的丹福。他从小在社会最底层跌打爬滚,在一次次的流浪中,躺在火车车厢顶棚上,他思考着每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幻想着自己是西部最彪悍的牛仔。而在经历过常人都未曾经历过、更不应妄论的困境后,他成为了一个对万事都抱着极大热情的人,其最恶与最善,都一如天使一般纯粹。每当手握方向盘时,他将只认识道路,那道路意味着生活、奇迹和远方不知名的酒馆,在那里他将先瞅一瞅会不会有一个角落里坐着他的父亲,然后喝个烂醉。

如果不是通过一些隐晦的暗示和其中万幸没有什么剧透的前言,似乎很难将垮掉的一代与基督徒之间做出什么联系。但事实上,杰克凯鲁亚克不但在日常生活里堪称是一个深居简出的虔诚基督徒,还不止一次强调在他心里“垮掉的”这一概念是与天主教的真福概念有一定的联系的。众所周知,在天主教天国的真福概念中,所得真福的是那些诸如贫困的、受苦的、因耶稣而受难的在俗世间无“福”之人,而垮掉的一代的价值与其自由的道德,不应因他们那如今被当作噱头大肆宣扬的生活方式而受到轻视。诚然,对家庭责任的推卸、对性的放纵态度、对酒精毒品的推崇都可以展现他们的内心状态,但正如迪安看似无可救药但却也极为纯粹一般,年轻从不止于此,灵魂更不止于此。

百度百科上称《在路上》一书“描写一群年轻人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我觉得这个说法相当荒诞。对于这本书而言,讨论青年人对于性、酒和毒品应有的态度并没有太大意义。这是一幅不大的年轻人群像,他们迷茫而又不甘于迷茫,只隐隐知晓——带着点神秘学的味道——自己还年轻,应该上路,因为世界这么大,可以去尝试去热爱的东西无数。对于社会中某些伦理的怀疑与突破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某种罪恶,因为这是青春的必修课,正如迷茫、虚无、自我怀疑和渴望疯狂一般。永远不该责怪年轻人拒绝脚踏实地,正如没有人会去责怪你成熟变老。更别提搭讪的每个女孩都是真心想睡的,喝的每杯酒都是真心想醉的,要知道二十一世纪都到了,人们也很难变得更加真诚。 

明知故犯,屡教不改,无论在什么年龄,会犯的错误大抵如此

一位朋友紧随我之后读了这本书,大概在他读至五分之一处时我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交流,他说这本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紧张刺激,我顺口耍了个嘴皮子说“太紧张刺激就当不了一本端庄的名著。”这个问题似乎也是这本中一个重要的本质。无论青春中经历过了多少惊险刺激的旅行,当杰克凯鲁亚克寻着笔记本上潦草零碎的片段搜寻着往昔的幻影并将其重述,他选择抛弃戏剧性的转折、夸张的描写甚至频繁的波澜起伏。他所寻找到的最可以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更像是一个略带感伤、略带少年气的回眸,不可免俗地带点怀念,但更多的是淡然地拂去一切表面的疯狂与浮华,只留下一个年轻的、真实的、依然浮躁与迷茫的灵魂,如永不停歇的夏花。

那些在路上的年轻人,他们都将会成为怎样的人?艾伦金斯堡名垂青史,威廉巴勒斯写了《裸体午餐》,杰克凯鲁亚克在成名之后奇怪地不怎么觉得开心,甚至自己也不懂为什么不开心。也许与电影里和一些简短的介绍里所展现的形象不同,我猜测杰克可能是有些自卑的,这在《在路上》里被模棱两可地得到展现。他奋力追随着迪安以及像他那样的人,被他们遗忘在身后,在迪安与艾伦金斯堡聊天时他似乎从来插不上嘴。我常常想是不是也像外貌或多或少展现的那样,杰克自卑于自己太过“正常”,不如其他众人活得张扬肆意。然而每个人都会变老,那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随着时间一日日归于平淡,少数几个幸运儿依然紧紧攒着酒瓶躺在火车顶上,等待死于浩瀚土地上的某个缝隙,如老迪安一般。

据说杰克凯鲁亚克在晚年(虽然他只活到了47岁)曾希望把书中的化名都改为人物本身的名字,如“迪安莫里亚蒂”重新叫回尼尔卡萨蒂,书中的“卡洛马克斯”就是艾伦金斯堡,但是由于腹腔内出血抢救无效,这个颇有野心的计划未能实现。但是在这本书的德语版中,人物的名字全部被改回了原名,我不知道英文版是否也是这样。有人帮他完成了这一遗愿,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书里出现过的那些人物如今都走完了,不用再担心什么版权之类的问题了。但怎么说这本书都算是又往前迈进了一步,如同一辆曾经被酒瓶堆满、里面东倒西歪躺着几个年轻人的车的车主走了,一批批新的年轻人接过方向盘来了又去,在从敞开的车窗传出的震耳爵士乐和不间歇的东西往返之间,那辆车一直都在路上。 


沃尔特赛勒斯拍的《在路上》我没看,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的《杀死汝爱》虽有不足,但如果对垮掉的一代感兴趣的话还是值得一看的 。至于《在路上》,最好还是看书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