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 | 《人间失格》
读完了,是一口气读完的。本来读的时候升起的一些类似低落的情绪,也随着后面一些故事的飘渺而消散。
原本以为整书是一个故事,后来才发现是很多个故事组成的。在"人间失格"戛然而止的时候,我是有些意犹未尽的(甚至是有点耿耿于怀),并且对于这个故事的结束以及结束方式都有些不太满意。
在未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故事,我有一瞬间是有小小的抵触的。更加没想到的是,后面的故事一个接一个,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没意思。我大概就只对"goodbye"和"维庸之妻"这俩故事有些印象了,其他的我现在可能已经忘了……
我读的这一版是武汉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的,不知道与其他的版本是否有区别。
第一次读太宰治老师的书,能感受到不同于其他人的笔锋。初读时可能会觉得不那么可口,但是会慢慢渐入佳境,等到完全进入故事里也会有酣畅的快感,所以会觉得这故事(人间失格)有点短了。
书中其他的几篇小故事(除我上面提到的几篇意外)又好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我用了"飘渺"这个词来形容它们,是因为我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种思绪飞翔的感觉。那不像是在写一个故事,而是作者在捕捉自己跳跃的思维。
除此之外,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点是:我可能在这本书里读到了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长段落和最长括号。当然,我无法考证到底是原著就是如此,还是翻译的结果。
书的感受说完了,再说说这故事吧。
在kindle上,这本书后的括号里写着这句话"太宰治灵魂深处无助的生命绝唱,献给迷茫中挣扎的人"。
看完了叶藏的故事,我的情绪大概是处在一个低落和少许气愤的状态,而当看到书的中后部的时候,情绪却发生了一些转变,那种转变好像不是后面的故事带给我的,而是原有的情绪的一种触底反弹,或者可以说是"人间失格"这个故事的后坐力,让我的情绪开始转向积极。而其实情绪取向也是很简单,就是不要让自己成为像叶藏那样"失格"的人。
关于叶藏的故事,我不想聊它的合理性。我只想说,像他那样的状态在现实中是会真实存在的,并且我觉得可能并不鲜见,我自己就曾遇到类似的人(至少在我与他交集的那段时间,他的生活就是"失格"状态的)。
知乎里有一道高关注的题,大意好像是问"人是怎么废掉的?"。让叶藏废掉的可能是他与生俱来的心理问题,而现实里有很多人是被残酷的现实和丑陋的人性给废掉的。
在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一些失格的情况,而让你我没有变成叶藏的是我们的自制力。
于叶藏而言,他可能是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自制的,所以他彻底地人间失格。某种角度上讲,他也是受害者。
于你我而言,叶藏算是个典型的反面例子,他似乎能激励我们不要跌入失格的深渊,重蹈叶藏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