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微信十年,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1-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月靓

看到了什么?

许知远:微信的使用,把人切成碎片,进行明确的功能化,并被严格标准化,那种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了;

刘瑜:信息(观念)的茧房效应,让个体丧失反思的必要性,容易盲目自大;

六叔:线上交流比较单薄,不像线下那样有着丰富的场景融入,能够呈现出一个更丰满的交流对象。

刘擎:微信的反讽性,因为信息丰富,而有可能导致我们更加肤浅,更加放纵,无法区分本能和理性,

蔡康永:让人们不再受限于出身,自身所处环境的局限,借助工具完成一个虚拟的强大的自己。

想到了什么?

“信息茧房”“个人原子化”“异步性”

1、微信时代的自我管理

任何一种成长,都应该是长期的,深入的,必须能够区分本能的欲望和反思性的欲望。更好的自己,是通过一个理性的自己的掌控,变成了一个更好的自己;能够讲好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是一个沉溺的,放纵的,失控的自己,就讲不好自己的故事,你只能讲一堆纷乱的事情,无法用这些碎片组织起来,整合出一个更好的发展性的线索。更好的自己是需要努力,需要克制,需要更好的辨析

    2、微信时代的圈层封闭

在微信上很容易碰到一个心理支持网络,因而丧失了反思的可能性。

如何利用好沟通中的“异步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