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的发展

2020-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于丽萍_ylp

在孩子面前要自律,不要过多的展现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孩子内心有一部分需要“理想化客体。”

镜像自体,是推动力,理想化客体是牵引力。

3、他我人格(孪生的自我)

爱的两种形式——婴儿之爱,自恋之爱——你必须满足我的需要。

客体之爱:既能够接受对方的爱,也提供别人需要的爱。

自恋——自大(夸大)、自卑(自我价值感低)

一个人要分裂成为两个我:一个真实的我,一个观察的我,

水平的自我:分裂的自我和自我打压,这个时候自卑。垂直的自我:一个高,一个矮。这时候自大。

自我意识范围太窄:对基本的规则的遵守,对他人感受的丝毫没有在意、关注。

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

父母亲是什么人格比父母做什么事情更加重要。

对孩子不是管不管的问题,而是如何爱的问题。坚持两条原则——

第一,如何我是孩子的话,我希望父母如何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第二,问孩子的需要,并给以满足。

父母的自我功能在孩子那儿过多的话,孩子会混乱,不知道是自己在活,还是他人在活。

替代性内省——咨询师分裂出一部分自我去体察和共情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成为来访者的一部分。咨询师会当被成来访者自体客体的一部分。

转换性内化——租用自我功能,并且代替,成为来访者人格一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