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悟札记》之《此心光明》
此心光明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被世人称为百世之师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微笑着对弟子们说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之后,双目紧闭,安祥离世。从此世间再无王阳明,天地只剩大光明。
阳明先生留在世间的大光明就是他的心学研究成果。阳明心学不是天外之学,而是儒学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更是中国封建思想史上的一次大创新,是儒学的最后一个高峰。
阳明心学被世人称为“救世之学”,包含了哲学、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学术思想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心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个方面。
阳明先生强调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人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而存在。客观的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此之为先生所言之心即理。
先生人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先生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是真知。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阳明心学的光辉是先生用自己一生的追求和努力践行所换来的。他没有辜负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辜负家国寄予他的厚望,也没有在人生各种挫折与考验之下放弃自己的梦想。以出世心做人,以入世心做事,平步青云之时躬身践行,风雨飘摇之际静心悟道。用自己的人品和才华,用自己的执着和努力,让自己变成了光,照良后世追梦者的路。
阳明心学的光照到了世间的方方面面。
首先,它像一把巨大的神斧,将束缚着人们内心封建僵化理念劈裂开来,撼动了封建观念的地位。心学在精神上支持劳苦大众,反对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给人民以希望。他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其次,心学为明朝政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热爱欣赏心学的人都能关心政治,关心变革,为民考虑,注重百姓的悲喜。对于道德沦丧、官场腐败的现状都敢于直言,都能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见解。
再次,心学带来了明朝学术上的大变革。很多欣赏心学的作家们不再畏缩在教条中写作,而是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痛快地表达出来。如以写《牡丹亭》而著名汤显祖,性格狂放不羁,追求个性自由,鄙视功名利禄,在作品中大胆挑战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婚姻观,提倡男女自由相爱,同生共死的新爱情理念;还有号称“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傲视封建礼教,敢于直言;更有以写“三言”闻名的冯梦龙,不惧封建礼教的威慑,将自己要表达的离经叛道故事全部倾泻出来。作品敢于写真话,人物也不再是高大上,而转向普通人家的生活。表达方式也不再是正襟危坐的古板,变得生动活泼、新鲜有趣,开辟了一代新的学风。
阳明心学之光,对后世的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意义深远的。康有为用心学助力他的变法,孙中山先生在心学里寻找他的救国救民之策,道盛和夫让心学变成了他的经营之法。几百年来,阳明心学之光,不知道给人们带来了多少的柳暗花明。
欲修身,先养心。养好心,此心便是大光明。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