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书香澜梦第三届征文简友广场

老家的春节

2023-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symbol1031

书香澜梦第三届主题征文,文责自负

牵着儿子的手,小小的他,还从来没有跟我回过他的姥姥家过春节,去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带着他,重温体验了真正属于我的春节。

在我的老家的年俗中,“过年”是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为“大年三十”,即为“过年”。

俗话说:“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俗。”就连同一个城市里沿海地区与北部山区,某些细节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在我老家流行比较早又家喻户晓的一句关于“年”的谚语。

一入腊月门,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从吃、穿、住、行,到供奉祭奠先祖的用品,直至庆典娱乐所需,一样都不能马虎。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除了年节临近之意,“腊八”还是第一个腊月节,从这天开始就进入了过年的节奏。

过大年,让孩子体验妈妈的童年时光。

一)大年做豆腐。

过去,除了红白喜事,每家每户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做豆腐。老家民间家家自己做豆腐,把头天用水浸泡好的大豆,上拐磨带水研磨,所以也叫拐豆腐。

现今基本绝迹。老妈好不容易打听到在亲戚的远房亲戚家里还有一个拐磨,这是一盘直径大约尺余的石磨(又叫小磨),将其固定在架子上(大多用长条板凳),架下放一口铁锅。三至五个人,人手一个连枷杆(打场用的连枷杆),将连枷杆大头上的眼套到拐磨的中轴上,一起朝里圈推拉,石磨就转动起来。

另有一人掌勺,均匀不断地将泡好的豆粒和适量的水添进磨眼。豆粕便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滴落到拐磨下面的锅里。

我们不远好几百里地开车自驾过去,其实不是为了那一块块小小的豆腐,只是为了寻找那逝去已久的记忆,为了让孩子看到我的童年时光。

豆粕磨完后,便开始“纳豆腐”。这是我们当地的方言叫法,还真说不出来是啥具体的意思呢。

纳豆腐是在锅上的豆腐床上进行的,把用热水稀释后的豆粕舀进面袋,然后在豆腐床上反复揉搓,豆浆直接落进锅里(袋里剩下豆腐渣)。

纳完后把豆浆烧开,舀进事先预备好的洁净的缸里,就可以“蘸豆腐(点豆腐)”了。庄河民间蘸豆腐一般都用卤水。

湛豆腐是个技术活儿,一般都是这家有经验的老人操作。一是要掌握好豆浆的温度,二是掌握用卤水的数量。老妈虽然多年没有上过手了,但还是宝刀未老,没有丝毫的生疏感,期待着那童年的味道……

卤水加早了,加多了,豆腐就老,口感不好,出豆腐也少;卤水加晚了,加少了,豆腐就嫩,易碎,切不成块,口感同样不好。卤水下去后,要密切注视着缸内变化,全家人也屏声敛气,仿佛喘口气会殃及豆腐似的。

儿子两只小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直到发现缸里豆腐神奇地变成了豆腐脑,喜笑颜开。老妈毫不吝啬地满足大家的期望,每个人一碗豆腐脑儿。当我们狼吞虎咽的时候,老妈将剩余的豆腐脑舀进铺好白包袱的筐里,盖上盖,压上石头,晚上大家浆水的滴嗒声中酣然入睡。第二天,我童年的年豆腐果真不错!

二)杀年猪。

农家传统年俗的一件大事,每年也就这么一次。民间童谣也有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所以,人们视杀年猪这天如同过节,请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聚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言情叙旧。

过去,每个村屯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浪费有用的东西。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按猪的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和灌制的血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

老家民间杀年猪时还有一个“礼仪”性习俗,即把蘸上猪脖刀口血的黄表纸,拿到村子里的山神庙烧化,并焚香一炷。或许是对猪的祭奠,也是对生命表示敬畏 。

大锅炖酸菜排骨,血肠……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一年一次的大会餐!年,从此就来了。

三)蒸年糕

寓意年年高。

我童年记忆中的年糕,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黏米面的。如大黄米面、黏粳米面、黏高粱米面,另一种是稗米面、苞米面、大米面的。用各种黏米面蒸出的糕,被称作粘糕。粘糕,谐音年糕,意为年年高,一年比一年高。有的人家在白玉般的年糕上,用大红枣做成个“福”字,供在供桌中央。

不是黏米面做成的糕,通称为发糕。发糕,有年年发、年年高的美好寓意。这些年糕不仅是过年的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物,也包含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儿子随我,喜欢吃粘粘糯糯的东西,更喜欢里面的蒸熟的大红枣的味道。快要掉的一颗牙,省去了动手的麻烦,直接让年糕拿下!儿子的第一次体验无痛拔牙,哈哈。

四)封门

过年前贴对联。通常都在过年的头一天,但因为天气和其他情况,也有提前一到两天。

封门的通常规矩,必须等这一家人都回家之后方可封门。该回来过年的人,若还没回来,不可封门。封门最晚可推迟到过年那天午时之前。

封门,是先从院门开始,再到午门,先外后内,先门后窗,依次类推,贴联挂彩。有店的封店,养船的封船,养车的封车……封磨封碾。

八年我都没有回家过年,远嫁的人,泪目!

五)请宗谱。

把家谱请(挂)上墙。过年,一个最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宗谱,通常都在大年三十(“小经过年”的二十九)上午。请宗的供桌一般的都放在堂屋,坐北面南。

收拾好供桌,先贴供桌上方的彩,横批:“追本溯源、慎宗追远、永言孝思”等。宗谱配联如:“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等。

午饭前供桌上的一切摆设:供器、馒头、五碗大米饭、五个水果或供果碟、五个酒盅、五个插有五颜六色供花的三牲菜肴大供碗、十双或十二双供筷子、酒壶等都放到应该摆放的位置。吃午饭前,上香。然后一家老小其乐融融,方可共进过年的这顿团圆饭。

六)请神。

实际上就是请祖先。老家方言说:去请“老门老”来家过年。“老门老”,意思明白,但不知源自何处。

掌灯前,就开始到祖坟去请年,有祖坟路途遥远的也可以在朝着墓地方向的路口请。

一般是由家中长辈领着儿孙,提着花花绿绿的灯笼到祖坟上,按辈分依次上香烧纸、磕头叩请先人回家过年。

家门大敞,屋里院里灯火通明,供桌上杯盏齐全,祭品丰盛,烛火缭绕。儿孙们提着灯笼,依次到桌前上香、叩头。

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先给祖先敬上,然后一家老小再欢聚一堂,饮酒进餐。

过年晚上的头一顿饺子,叫请年饺子,有的地方叫安神饺子。

午饭后,大人孩子换上一身新衣裳。逢本命年的,换上红内衣、内裤、红袜子、红裤腰带。

之后,家里主妇准备包请年饺子;男主人和孩子们在屋外给松树枝扎起的门楼、灯笼杆上挂灯笼,在院门口放上木杆,叫做拴马杆,是给骑马回家过年的祖先拴马用的。拴马杆下都压上几把谷草,好给先人喂马。

七)发纸

大年的午夜,即子夜12点前10分或20分钟开始“发纸”。发纸与“发子”谐音。

一般的是把炕桌摆在院中,(午门与大门中间),桌上摆上供器,点上蜡烛、香,摆上供品、发纸饺子、烧纸、祭酒,叩头,燃放鞭炮。发纸完毕,进屋给供桌上香、磕头,小辈给长辈磕头问好,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之后,家人欢聚一堂吃午夜饭,即发纸饺子。

八)正月十五 点燃属相灯

正月十五是团圆的日子

烛光要照亮所有人的时光

活着的,和逝去的

一灯如豆,亦如人生

亮着,便能温暖周遭,充满活力

灭了,便是沉寂了,什么都没了

愿踏遍万水千山

总有一豆灯光

照亮回家的路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道尽游子不能回家过年之苦。

故乡,就像游子远行之前,父母交给我们的盘缠,放在我们的精神背囊里,扛在我们的肩上,跟随我们来到另一个城市,一点一滴地为我们提供精神营养——无论顺利或挫折,无论成功或失意,它都寸步不离地跟着我们。

今年回家过年的、不能回家过年的,大年夜,祝福你平安喜乐,团团圆圆。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跟谁一起过,心安就是归乡,有人牵挂和被人牵挂的,都是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