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Java面试题合集:网络编程+数据库原理+多线程+

2021-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AI乔治

网络编程

  1. ISO模型与协议
  2. http1.0:需要使用keep-alive参数来告知服务器端要建立一个长连接
  3. http1.1:默认长连接。支持只发送header信息,可以用作权限请求。支持Host域。
  4. http2.0:多路复用的技术,做到同一个连接并发处理多个请求。HTTP2.0使用HPACK算法对header的数据进行压缩。支持HTTP2.0的web server请求数据的时候,服务器会顺便把一些客户端需要的资源一起推送到客户端,免得客户端再次创建连接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端获取。这种方式非常合适加载静态资源。
  5. 会话层:负责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6. 传输层: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协议TCP、UDP、SPX
  7. 网络层: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协议IP、IPX、RIP、OSPF
  8.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协议SDLC、HDLC、PPP、STP、帧中继
  9. TCPIP模型与协议
  10. 应用层:单位是数据段,协议有FTP、TELNET、HTTP、SMTP、SNMP、TFTP、NTP、DNS
  11. 运输层:单位是数据包,协议有TCP、UDP
  12. 网络层:单位是数据帧,协议有IP
  13. 网络接口层:单位是比特,ARP、RARP
  14.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15. BIO NIO AIO
  16. BIO:同步阻塞IO,每个请求都要一个线程来处理。
  17. NIO:同步非阻塞IO,一个线程可以处理多个请求,适用于短连接、小数据。
  18. AIO:异步非阻塞IO,一个线程处理多个请求,使用回调函数实现,适用于长连接、大数据。
  19. DDOS攻击原理与防御方式
  20. HTTP Get Flood:发送大量会产生sql查询的连接,使得数据库负载很高。
  21. CSRF跨站请求伪造原理攻击者盗用了你的身份,以你的名义发送恶意请求。
  22. CSRF攻击是源于WEB的隐式身份验证机制!WEB的身份验证机制虽然可以保证一个请求是来自于某个用户的浏览器,但却无法保证该请求是用户批准发送的!
  23. 防御方式:1.验证码;2. 后台生成token,让前端请求携带。3.使用对称加密,后端随机给前端一个密钥,前端进行加密,后端解密。
  24. 会话劫持通过暴力破解、 预测、窃取(通过XSS攻击)等方式获取到用户session
  25. XSS攻击XSS攻击是Web攻击中最常见的攻击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网页注入可执行代码且成功地被浏览器执行,达到攻击的目的,形成了一次有效XSS攻击,一旦攻击成功,它可以获取用户的联系人列表,然后向联系人发送虚假诈骗信息,可以删除用户的日志等等,有时候还和其他攻击方式同时实施比如SQL注入攻击服务器和数据库、Click劫持、相对链接劫持等实施钓鱼,它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是web安全的头号大敌。
  26. XSS反射型攻击,恶意代码并没有保存在目标网站,通过引诱用户点击一个链接到目标网站的恶意链接来实施攻击的。
  27. XSS存储型攻击,恶意代码被保存到目标网站的服务器中,这种攻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比较常见场景是在博客,论坛等社交网站上,但OA系统,和CRM系统上也能看到它身影,比如:某CRM系统的客户投诉功能上存在XSS存储型漏洞,黑客提交了恶意攻击代码,当系统管理员查看投诉信息时恶意代码执行,窃取了客户的资料,然而管理员毫不知情,这就是典型的XSS存储型攻击。

28.RPC与HTTP服务的区别

数据库原理

  1. MYISAM与innodb搜索引擎原理MyISAM引擎使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叶节点的data域存放的是数据记录的地址。其采用索引文件与数据文件,索引文件只存放索引,叶子节点存放数据的物理地址。数据文件存放数据。其索引方式是非聚集的。
  2. InnoDB也使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但是它的主索引与数据都放在一个文件中。这种索引叫做聚集索引,因为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要按主键聚集,所以InnoDB要求表必须有主键(MyISAM可以没有),如果没有显式指定,则MySQL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可以唯一标识数据记录的列作为主键,如果不存在这种列,则MySQL自动为InnoDB表生成一个隐含字段作为主键,这个字段长度为6个字节,类型为长整形。

3.索引,聚簇索引和二级索引的加锁区别

4.主键选择

5.分表分库

6.隔离级别

7.innodb中的锁

8.galera

9.LSM Tree,主要应用于nessDB、leveldb、hbase

多线程

  1. synchronized、CAS
  2. Collections
  3. 支持高并发的数据结构,如ConcurrentHashMap
  4. 基于AQS实现的锁、信号量、计数器原理
  5. Runnable与Callable的区别
  6. 线程池
  7. 作用

8.阻塞队列

9.threadlocal

Spring框架

  1. IOC/DI
  2. Core、Beans、Context、Expression Language
  3. JDBC、ORM、OXM、JMS、Transaction
  4. AOP
  5. Web
  6. Test
  7. @Autowired原理
  8. 工厂模式
  9. 反射
  10. 自动配置@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hello”):读取以hello为开头的配置,属性类使用
  11. @Configuration:指名当前类为配置类
  12. @Enable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operties):指名配置属性类
  13. @ConditionalOnClass(Condition.class):条件类,只有Condition.class存在,当前配置类才生效
  14. Spring Boot在spring.factories配置了很多全限定名的配置类。

Redis

核心原理

  1. 常用数据类型String:二进制安全,可以存任何数据,比如序列化的图片。最大长度位512M.
  2. Hash:是KV对集合,本质是String类型的KV映射,适合存储对象。
  3. List:简单字符串链表,可以在left、right两边插入,本质是双向链表。缓冲区也是用这个实现。
  4. Set: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内部实现是一个 value永远为null的HashMap,实际就是通过计算hash的方式来快速排重的,这也是set能提供判断一个成员是否在集合内的原因。
  5. zset:有序集合,每个元素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score,然后根据score进行排序。注意:元素不能重复,但是score是可以重复的。使用HashMap和跳跃表(SkipList)来保证数据的存储和有序,HashMap里放的是成员到score的映射,而跳跃表里存放的是所有的成员,排序依据是HashMap里存的score.

持久化

  1. RDB:一种是手动执行持久化命令来持久化快照;另一种是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策略,来自动持久化。持久化命令有save、bgsave两种,bgsave会调用fork命令,产生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而父进程继续处理数据,但是持久化的快照是fork那一刻的快照,因此这种策略可能会丢失一部分数据。特点:每次都记录所有数据,恢复快,子进程不影响父进程性能。
  2. AOF:append only file,将每条操作命令都记录到appendonly.aof文件中,但是不会立马写入硬盘,我们可以配置always(每有一个命令,都同步)、everysec(每秒同步一次)、no(没30秒同步一次)。往往everysec就够了。aof数据损失要比RDB小。特点:有序记录所有操作,数据丢失更少,会对操作做压缩优化,bgrewriteaof也会fork子进程,不影响父进程性能

事务

  1. Transactions:不是严格的ACID的事务,但是这个Transactions还是提供了基本的命令打包执行的功能(在服务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一连串的命令是顺序在一起执行的,中间有会有其它客户端命令插进来执行)。
  2. Redis还提供了一个Watch功能,你可以对一个key进行Watch,然后再执行Transactions,在这过程中,如果这个Watched的值进行了修改,那么这个Transactions会发现并拒绝执行。

KafKA

  1. topic
  2. broker
  3. partition
  4. consumer
  5. producer
  6. stream
  7. 存储机制
  8. 网络模型
  9. 注意:partition之间是无序的
  10. 消息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中消费者没有收到消息怎么办,消息有顺序比如1.2.3但是收到的却是1.3.2怎么办?消息发过来的过程中损坏或者出错怎么办

Spring security

  1. 拦截器栈
  2. @PreAuthorize
  3. @PostAuthorize
  4. 支持Expression Language

jvm原理

内存模型、垃圾收集器、CMS与G1是重点

垃圾收集算法

CMS:

G1

将堆分成很多region,可以同时堆年轻代与老年代进行收集

gc触发条件

  1. 从年轻代分区拷贝存活对象时,无法找到可用的空闲分区,会触发Minor GC
  2. 从老年代分区转移存活对象时,无法找到可用的空闲分区,会触发Major GC
  3. 分配巨型对象时在老年代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分区,会触发Major GC
  4. 可达性分析:通过检查一块内存空间能否被root达到,来判断是否对其进行回收。

jdk不同版本新增的部分特性

jvm调优

设计模式

  1. 单例双重检查
  2. 观察者模式
  3. 装饰者模式:jdk中输入输出流用到了该模式
  4. 适配器模式:jdk中Reader、writer用到了该模式
  5. 代理模式
  6. 静态代理
  7. JDK动态代理
  8. Cglib到动态代理
  9.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10. 工厂模式

项目管理与运维工具

  1. git+Jenkins
  2. maven
  3. K8Spod:Pod是所有业务类型的基础,所有的容器均在Pod中运行,它是一个或多个容器的组合。每一个Pod都会被指派一个唯一的Ip地址,在Pod中的每一个容器共享网络命名空间,包括Ip地址和网络端口。Pod能够被指定共享存储卷的集合,在Pod中所有的容器能够访问共享存储卷,允许这些容器共享数据。
  4. kubelet:kubelet负责管理pods和它们上面的容器,images镜像、volumes、etc。
  5. ingress,用于负载均衡
  6. docker
  7. docker与虚拟机的区别

数据结构

  1. 平衡二叉树AVL
  2. 高度log(n)
  3. 插入时间复杂度log(n)
  4. 红黑树
  5. 插入时间复杂度log(n)
  6. 查找时间复杂度log(n)
  7. 在查找是,红黑树虽然复杂度也是log(n),但是从效率上比要略低于AVL。但是其优势在于插入元素的时候,不会像AVL那样频繁地旋转。
  8. B+Tree:只有叶子节点存值,非叶子节点只存key和child,因此同样大小的物理页上能存放更多的节点。每一层的节点数量越多,意味着层次越少,也就意味着IO次数越少,因此非常适合数据库以及文件系统。
  9. 大根堆:采用数组存储树,是一个完全树。先插入到数组最后的位置上,然后采用上浮的思想,将该元素与比它小的父元素调换,直到parent>target,浮到root;然后将root与未排序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元素都有序。插入如查找的复杂度都是log(n)。
  10. 优先队列PriorityQueue,Java中使用小根堆实现,非线程安全。
  11. 优先阻塞队列PriorityBlockQueue,线程安全。

算法

  1. 快排
  2. 时间复杂度O(nlog(n))
  3. 空间复杂度O(log(n))
  4. 堆排序
  5. 时间复杂度O(nlog(n))
  6. 空间复杂度O(1)
  7. 归并排序
  8. 时间复杂度O(nlog(n))
  9. 空间复杂度O(n)
  10. 跳表时间复杂度O(log(n))
  11. 空间复杂度O(2n)
  12. 高度O(log(n))

分布式

cap理论

  1. 可用性
  2. 一致性
  3. 分区容忍性:对网络断开的容忍度,有点像鲁棒性
  4. 拜占庭将军问题

Raft 算法

同步流程

  1. 由客户端提交数据到Leader节点。
  2. 由Leader节点把数据复制到集群内所有的Follower节点。如果一次复制失败,会不断进行重试。
  3. Follower节点们接收到复制的数据,会反馈给Leader节点。
  4. 如果Leader节点接收到超过半数的Follower反馈,表明复制成功。于是提交自己的数据,并通知客户端数据提交成功。
  5. 由Leader节点通知集群内所有的Follower节点提交数据,从而完成数据同步流程。

zookeeper

  1. Zab(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协议,有两种模式:
  1. 文件系统:zookeeper的通知机制、分布式锁、队列管理、配置管理都是基于文件系统的。
  2. 分布式锁:有了zookeeper的一致性文件系统,锁的问题变得容易。锁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保持独占,另一个是控制时序。
  3. 独占锁:将zookeeper上的一个znode看作是一把锁,通过createznode的方式来实现。所有客户端都去创建 /distribute_lock 节点,最终成功创建的那个客户端也即拥有了这把锁。用完删除掉自己创建的distribute_lock 节点就释放出锁。
  4. 控制时序锁:/distribute_lock 已经预先存在,所有客户端在它下面创建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和选master一样,编号最小的获得锁,用完删除。
  5. 队列管理,分为同步队列、非同步队列
  6. 数据复制的好处

5.一致性hash算法原理

微服务

Spring cloud

java web

  1. servlet工作原理
  2. tomcat工作原理,好文,强推
  3. container

linux

  1. 系统结构,讲得很好,强推
  2. 硬链接与软连接
  3. 硬链接:数据节点通过引用计数的方式来对指向它的硬链接计数,当计数为0就删除。
  4. 软连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快捷方式,它只是记录了某个文件的硬链接的路径,如果我们把源文件删除,再重新创建一个相同名字的文件,那么软连接指向的就是新创建的文件。
  5. 虚拟文件系统(VFS):文件系统是有很多实现的,比如ext2、ext3、FAT等等,而VFS则是存在于应用程序与文件系统中间,它封装了open、close、read、write等等操作文件系统的接口,为应用程序屏蔽掉不同文件系统之间的差异。
  6. VFS数据结构

其它

百度面试

美团

以上是总结出的最全技术面试题目,以下是最新总结出的BAT面试java必考题目和答案。
私信作者【面试题】领取面试题答案以及学习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