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的三本书(读后感)
读书笔记
《当呼吸化为空气》、《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三本书,写的都是生活里经历的事。
生活,什么是生活,又要为了什么而活?话题开始的有些沉重,而生活却不止如此,生活随时在变,就像这三本书,写的是不同时期不同遭遇的‘我们’。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卡拉尼什,写这本书前他被诊断为肺癌四期。而这本书回顾了他短暂的一生以及记录了自己余下时间的生活。
面对死亡的来临,保罗也有过挣扎,与妻子也有争吵。但最终,他选择了更积极的面对生活:进行写作,继续工作,和妻子通过试管婴孩有了一个孩子。对于女儿,保罗将这本书献给女儿作为唯一的礼物唯一的陪伴。
生命里的三本书(读后感)另外书中简练且毫不自怜地记录了他从懵懂的医学生,到为无助的病人进行专业的、高强度的手术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状态,再到他自己直面死亡的过程。或许每个医生都应该读这本书,这本书能帮助理解并克服毕业后我们同病人间伫立的壁垒。而作为我们常人,对医生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认知、看法的扩展也是有积极地方面的。
保罗在死亡面前发现自己最深的脆弱,又努力像清风一样继续生活。一次次的剧烈疼痛击倒他,他又一次次的重回自己的热爱。生命的真谛一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而保罗选择了伟大,伟大也选择了病危的他。
孤独这一词同死亡一样也让人困惑,不过它的时间跨度往往会很长。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收录了周国平、余秋雨、陈忠实等人的散文作品。他们在书里谈论亲情、谈论友谊、谈论失去的青春、久别的故乡,还有珍贵的爱情,书中记录了他们回忆,因为孤独本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似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孤独史。孤独是一种主观状态,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但书中谈的孤独却不止如此。
无意间看到的这本书,在我的人生中其实也是常感孤独。而看到书名,我是有困惑的:即赞同又反对。
书中作者讲述的孤独别有洞天,也都不尽相同,书中有写到时光,也有人心,有情怀,当然也有文朋诗友,亦不缺青春爱情!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作者并没有控诉孤独给人的彷徨和无奈,也没有指责人因为孤独所经历的种种。更多地看到的是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他们经历其中,也需用心对待。
生命里的三本书(读后感)“不求回应,不求认同,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学会孤独。”
生活练习?没错,孤独是生活练习!现代人需要更高频、更强烈的生活刺激,来抚平内心的焦虑和孤独。而这本书里的很多故事都很澄净,很多故事的主人公在简单的生活里慢慢地将孤独酿成美好。剑拔弩张的欲望与浮躁,应当在你回到家中打开音乐或者是翻开书本的那一刻,慢慢地被放在柔软的安适之中。处在自己的空间里,倾听孤独的呢喃,而不是仅仅依靠感官的刺激来平衡自己的内心。就这样,在平凡而琐碎的而生活里,寻找到超脱的美。
其实谈论孤独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人本身,关注如何应对孤独,如何与孤独做伴。在儿时有父母的陪伴,曾经的我天真地以为只有我会长大,殊'不知父母也会变老,在他们还没有白发的时候我一直是这么想的。现在,很多时候都只能一个人走人生了。时间扩大了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代沟。很多时候,他们都不能再陪伴我们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只是时代变了。曾经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朋友现在也早已桥归桥,路归路了。正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写的,人生中曾经陪伴过自己的人也都一位位地逐渐远去,最后只剩下自己。看完后才明白,原来很多路只能一个人走。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和体验。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接受这一生命的赠予,并因此受惠。
而我们的生活也不都是被生存的意义以及孤独所困扰,还有那些生活的真实和我们向往的浪漫情节。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的故事不论够不够真实,它都足以打动我们,因为那像极了现代的我们,生活足够让我们悲伤,年轻的我们却依旧心存浪漫的期望。
生命里的三本书(读后感)书里的故事纷杂凌乱,各样的爱情,又不止爱情,我们的工作、友情、向往的远方与诗也都包含其中。管春和毛毛,荔枝和茅十八,骆驼和他的姑娘,那一群狐朋狗友,那几丝青春情愫,还有那个酒吧和远方的稻城亚丁,都是我们,都是我们的生活。
至于三本书的文字,《当呼吸化为空气》像是自传体小说,真实的伟大经历无需华丽辞藻已真挚的让无数人感慨万千:《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因是散文,所以文字大都是淡淡的,但到真情处,长情的流水总能深入人心,潜移默化: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写了青春,写了悲伤,写了‘虚妄’,年轻的文艺气息时刻飘洒(却也添了丝丝哀愁)。
那么关于三本书的联系,为什么要揉在一起写读后感?我想大概也是因为生活,我对生活还心存幻想,生活却肯定是处在大社会里。而关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秋微姐说:“如今社会渣男比例增多,且趋于低龄化。”,刘同说:“以前的人,好歹有个变。现在的人,就直接死机。”想想说的也挺精准,那么读这三本书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三本书里最让我思绪万千的是最后一本,能让我聊以慰藉的是第二本(也是我正处的阶段),而我最喜欢的确是我不能真正感受到的死亡。
生命里的三本书(读后感)当然,这三本书的意义远不止我读到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