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周记:2024.1.12有时候,努力只不过是努力的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9950429/f45ec13e410b750e.jpg)
期末考试终于告一段落,有人欢喜有人愁,不晓得自己怎么学的,拿到试卷一片空白,什么题目也想不起来怎么做,明明自己也复习了,但就是不会。
慌慌张张找辅导员、找老师,想过关,不挂科,可终究在事实面前一场空啊。
有的时候我们看似很努力,但实际上仅仅是做做样子,是一种“假努力”,没有付出实际的行动或者没有实际的进展。
有时候,努力只不过是努力的样子。
“努力的样子”就是假装很努力,但实际上出工不出力,心不在焉,貌合神离。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管是研究生复习还是期末考试复习,总有一些同学整天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什么时间看到他都是在看书,我们都以为其学习效能很高,但是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究其缘由,还是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点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没有深刻层次去理解、思考和运用,看似这道题会了,但是换了数字或者参数,有做不出来了。
一昧的死记硬背,不是理解记忆,没有真正把知识内化吸收的学习,都是无效学习。
又或者上课也听,不讲话、不思考、不联系,看似“乖”,实际上都是表面功夫,没有深层次去消化吸收,学习效能自然就不高,成绩自然也不会太理想。
假装努力后也会给自己一句“我已经认真学了,但是成绩不理想”的感慨,给自己一个“台阶”,让自己接受没有进步的自己,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
我们其实都在努力,可为什么“努力”了,却成效不显著?
做题只做简单的,遇到难题就跳过了。
看似忙忙碌碌一整天,晚上回忆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做过。
总以为看攻略、看提升笔记,结果却是越来越焦虑,从来没有去做过。
那就要看看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不对,学习的方法、节奏、思路正不正确?
“努力”有着其精致的外衣,自欺欺人的说法要不得,要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成长的模式。
不是花了时间就一定有成效,还要看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没有用到点子上。
每次考研结束后,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常常“名落孙山”,固然有发挥失常的偶然,但总有一些同学逆袭成功,绝境突击,顺利“上岸”,这其中的对比显而易见,就是要找对学习方法和路径,要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照本宣科,光凭记下知识点就得分,肯定不如掌握知识点再去解决问题,真掌握、能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努力”?
努力这一词其实很抽象,不管什么时候,师长、家长、前辈都会勉励我们要“努力”,我们也会附和嚷嚷“我要更加努力”,可是努力究竟是怎样的呢?好像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努力这一词也很具体,它可以是凌晨一两点安静的校园,可以是双手磨出的厚厚老茧,是笔耕不辍的常年写作,是堆成一米高的演算草稿纸。
真正的努力,就是看得见目标,拿得出行动,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努力,要通过怎样的路径去努力,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切实可行,持之以恒。
真正的努力,是清醒的、理性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是对自己成长路上的肯定,是陷入低谷的不放弃,是精益求精的过程管理,是遇到失败重拾信心的再出发,因为在“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关键词“做到”!
自欺式的努力不是努力,假把式的努力也不是努力。
以目标为导向,以心驱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拒绝做形式主义者和表面文章,制定合理计划表,停止焦虑,放弃比较,奖励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去争取目标的实现。
有时候,我们都可以把努力变成真正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