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
路上,看到一家三口僵持在人行道上。男孩大约十五六岁,应是初中或高中低年级学生,个头不矮,起码有一米七五以上。当时那少年正梗着脖子,一脸冷漠地戳在那里。站在他面前的母亲,身材矮小,衣着朴素,仰着头一脸焦急无奈地看着她的儿子。男人骑跨在电瓶车上,身上的衣服还带着干活时溅上的混凝土浆的斑点,估计是从工地上赶过来的。他低着头,沉默着。
凭直觉,认定这孩子应该是在学校遇到什么事,或与老师闹矛盾,或是在学校闯了祸,现在与家长僵持着应该是不想去上学吧。见父母那样为难,我心里有种想上去劝说的冲动。这样的场面在校园里见多了,在办公室以及操场的角落。在校园里,即使不是自己的学生,有时也忍不住因为同情家长而对孩子进行劝说。
很想跟路边那个梗着脖子不理睬父母的少年说,体恤你的父母吧,不要让他们为难了!就如每次读到一些关于父母的文章,总会评论说:“趁有机会,多疼疼父母吧,不要留悔恨给自己。”
不是因为我多么孝顺,而是我现在就是个悔恨的人!我现在已没有机会孝敬母亲,我错过了太多,现在想她的时候,最多只能去她的墓前放一束康乃馨。
道理其实早就懂,但真正明白,总是太迟了!年少的时候就从韩愈的文章里得知“子欲养亲不待”的悲哀,但真正读得懂,是在悔恨中体会到其中的悲凉之后。每次,读《我与地坛》后来感念母亲当时的牵挂与焦虑而又隐忍的文字都会流泪。那天,我把《如果你在》发在朋友圈里,三哥和姐姐都发来信息。三哥说:“小妹,哥哥比你更想妈妈呀!”姐姐跟我说:“妹妹,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哭了。我也想妈妈!”我知道,我们兄妹的想念里,都有深深的悔恨。我们曾经都以为有的是时间,谁想妈妈走得那么突然!所以,总是希望更多的人,早点明白,早日尽孝。
爱是向下的,排除极少数的特例,所有的父母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呕心沥血,竭尽所能,特别是中国传统的父母。从小听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青年家有寡母,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他。他苦追一个女子,那女子嫌他母亲老了,做不了活,她对青年说,把你妈妈的心捧来见我,我才相信你的真心。那青年跟母亲说了,母亲成全了儿子。那青年捧着母亲的心急匆匆地跑去见女朋友,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手里的心被甩出好远。却听那心焦急地说:“我的儿,摔疼了吧?!”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外面,处处陪着小心,努力显示自己的良好教养,说话做事总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在父母面前,却常会随心所欲,因为心里知道,他们会无条件地包容自己。甚至你口不择言伤害了他们,他们也不过背地里抹泪,害怕孩子知道而心里愧疚不安。现在想想,错得太多太大了!
说是从前有个年青人,脾气暴戾,对父母从没有好声气,不是抱怨父母没本事,就是抱怨把自己生得难看,甚至打骂父母。自己不满现实生活,要出家去西天拜佛。他离家向西好多天,也没寻着佛祖。有一天,他寄宿在一个破庙里,夜里梦见一个白发白须的老人对他说,佛祖已经在家里等他了。老人说,你到家喊门,家里那个反披棉袄倒趿拉着鞋的人就是佛祖。年青人日夜兼程往家赶,到家已是深夜。刚喊了两声门,他母亲便匆忙下地点上油灯来给他开门。进屋后,看他消瘦憔悴心疼不能,又忙着给他张罗饭食。灯光里,他见母亲匆忙之中棉袄披反了,脚上倒趿拉着鞋子。他恍然大悟,忙给母亲跪下。从那以后,他变得格外孝顺。
昨天看到个类似的传说。王阳明在杭州的一个寺庙里遇见一个闭目静坐的青年,一言不发,一物不视已三年。王阳明对他说:“你这个和尚整天口巴巴地说什么,整天眼睁睁地看什么。”和尚很奇怪,自己并没开口,没睁眼呀,莫不是遇见高人了!忍不住睁眼开口说话了。
他说自已离家十年在外修行,家里有年迈的母亲,自己很牵挂,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母亲。王阳明说他“口巴巴说”“眼睁睁看”,也就是这意思。王阳明说:“你终日呆坐,究竟拜的什么佛?压抑思念母亲的天性,又何必如此折磨自己?俗话说: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甚人?”那僧人听闻大哭,次日凌晨便踏上了归途。
世上最好的修行便是用爱心对待亲人吧。我们常说等我“有钱了”“买大房子了”“以后稳定了”……就好好待父母。我只想说,不要等,不能等。趁有机会,赶快尽孝!
尽孝并非是一定要给父母锦衣玉食,而是好好说话,耐心对待,嘘寒问暖,给他们踏实温暖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