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读书

我从草原来(游记)

2022-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竹子黄了

        七月下旬,天气够热。师兄魏教授组织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作为编外队员,我有幸和大家一道,见证了中原和塞外的风格迥异的景色。

        7月19日,我们由信阳乘高铁到达郑州,午饭后,一行十六人乘坐考斯特中巴车一路向北,并于当晚抵达正定。

        猜一猜,这是什么菜?植物?错,这是牛肝!正定八大碗,这是八大碗之外的,动物的内涵,植物的样子。

牛肝丝

        晚饭后,大家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和室外炎热的天气,去赏正定的风光。正定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是历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都是郡、州、路、府治所。其最初为鲜虞国都城,后为中山国都城,建县始于秦统一后设立的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最终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为正定县,素有“古建艺术宝库”美称。这里是三国名将赵云的故里,县城内现有赵云庙等景点。

广惠寺华塔

        正定的城墙最初名叫安乐垒,北周建为一座规模较小的石城,唐朝时节度使李宝臣为防止滹沱河水灌城,将石城拓建至周长20华里的土城。宋、元、明各代均有不同程度修葺和扩建,现今城墙为明代遗存,高3丈2尺,上宽2丈,周长24华里。城设四门,东曰迎旭、西曰镇远、南曰长乐、北曰永安。各门皆有月城、瓮城和内城三道城门,形成迂回曲折的防御体系,起到易守难攻之效果。

长乐门

        正定名胜尚有荣国府、开元寺、文庙大成殿等。

        7月20日,天气晴好。我们辞别正定,继续北上。一整天,马不停蹄,风驰电掣。天逐渐阔,地逐渐绿,白云走我也走,绿色渐欲迷人眼,北方的风情逐渐显现。

遥望张北白云飘

       

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

        太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我们一行到达锡林郭勒盟的多伦县。

        多伦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缘,阴山山脉的北坡,东部与大兴安岭向西南延伸的余脉相衔接。多伦蒙古语称为多伦诺尔,意为七个湖泊(又称七星潭)。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自辽金后,成为京畿与蒙古高原门户连接的战略要塞,历来是汉地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冲突与融合的最前沿。公元前300年燕昭王以秦开为将,破东胡,扩地千里,筑“燕长城”,至今遗迹尚存;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在多伦选风水宝地“拜日跸林”,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为大辽的兴旺祈祷;成吉思汗囤兵多伦攻打金朝;忽必烈在滦河岸边建避暑行宫东凉亭,成为元朝历代皇帝游玩狩猎之地;明成祖朱棣征伐北元,归途中病故榆木川,魂飞多伦;清朝顺治帝巡视塞外,在多伦召见蒙古王公;1691年,康熙帝在此与内蒙古四十八王爷和外蒙古三部会盟,确定了清王朝北疆版图,史称“康熙会盟”,并敕建“汇宗寺”,雍正五年又建“善因寺”,使该地成为中国北方蒙古地区藏传喇嘛教中心和著名的宗教文化圣地。多伦商业经济鼎盛于道光、同治年间,享有“漠南商埠”和“塞外二北京”之称。最繁盛时期多伦曾有大小商号4000余家,成为蒙古草原与内地贸易交流的旅蒙商业中心。

酒店鸟瞰

        20日晚,自北京赶来汇合的老乡与当地有关人员,共同策划了丰盛的晚餐。应该说,热情是相通的,酒是火辣的,低度的内蒙古当地白酒,好喝不上头!

        21日,在当地做有项目的老乡,安排了9辆越野车,几十人在向导车的带领下,浩浩汤汤,前往草地深处。起初走的是公路,虽有弯弯绕,但也很平坦。不久,便走进了草地沙漠深处。地上有车辙,也就是所谓的路,车子上下颠簸,左右摇摆,人在车里仿佛狼奔豕突,尽力寻找着平衡。手机没有信号,在一处可以高瞻远瞩的地方,停车,男士们抽烟,女士们照相。

       

飞舞的燕子 草地沙漠胡杨

        稍事停留,继续前行。车上同乘说,这计划三个小时单程,看来是不好如期回来了。不知东南西北地狂奔一阵子,在一处两边高中间低的类似于山坳的比较低洼的道路,车队再次停下,拉开车门,尘土飞扬,除了拍照,男士女士们冲上山坡,各寻方便。

抢占山头

       

贫瘠之地顽强之草

        路况基本是没有路,可即便如此,仍有区别,前面的四驱越野披荆斩棘,如入无人之境,而我们坐的两驱车则小心翼翼!小心着小心着,趴下了。半途而废,绝无可能!不走,拉着也要走。

        临近中午,车队到达洪图淖尔。洪图淖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扎格斯台苏木,它在蒙语中的意思为“有天鹅的湖”。候鸟栖息的季节,蓝色的天空,青色的大地,纯净的湖水,点缀着成群的白色天鹅,这是天鹅栖息的地方,这是一片草原深处少人迹罕至的纯净之地,这就是“天鹅湖”。七月的洪图淖尔,天空中刮着纯净的风,牛羊在安详地徜徉,湖水和草地温柔地拥抱,草地因为湖水的滋养而丰润。湖边浅水区域水草摇曳,岸边邻水区域草色茁壮,长时间浸泡于水中的牛粪,没有了臭味,只留下暗黑的颜色,滋养着草地。湖的对岸,蓝天白云连接着树木沙漠,树木沙漠连接着浩淼的水面,水面连接着这边的我们,好一个天人相依。

洪图淖尔

        车队停在一处蒙古包附近。向导联系了蒙古包的主人后,大家一起开始忙活。一个生锈的大铁锅,男女主人一起动手,洗锅,生火,放羊肉。前一天,老乡购买了一条一百多斤的大羊,今天把羊肉全带来了,还另外买了不少肚包肉,放进锅里。旁边堆放着不少干木柴,火燃起来,大家开始各行其事。

羊肉下锅 盖锅烧火

        一个小时后,空气中弥漫起羊肉的香味。性急的人掀开锅盖,用铲子叉一叉,难以下牙,接着煮。煮啊煮,又煮了不知多多长时间,终于,开吃了。大块大块的肉,被放进桌子上的大盘子里,一堆小刀,各取所需。手熟的帮手生的,一块块割下,放进嘴里,使出吃奶的劲嚼,然后吐掉!老牙实在是不好使,人老了,牙口不好,这广告说的是实在话。不过,肚包肉熟得快,多吃几块肚包肉,也足矣。

敞开大门纳客

        夜晚,参加了当地政府的招商宴会,喝了蒙古酒,接受了蒙古姑娘献的哈达。

        7月22日,当地组织参观大唐的一家工厂。此后,是多伦湖上泛舟。

烟囱很高,烟雾很白

        多伦湖位于多伦县滦源镇境内,距县城16公里。处于高山、沙地、草原之中,两岸多是低缓的丘陵、沙地、草甸。它的前身是锡林郭勒草原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西山湾水库(总库容1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3.5平方公里) 。主体由七个相连的湖泊组成,形成两个湖心、三个半岛、一个沙半岛。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体现四季变化分明,2011年与九寨沟一起被旅游休闲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两个秋景。

多伦湖水很清

        23日上午,按照计划前往锡林浩特。路的两边照例是无边的草地,点缀的毡包,和林立的大风车。天际接着草地,草地分布着毡包,毡包的远处是散落的树木,树木有的已化作了标本,旁边的还在茁壮成长。       

大风车
草地上的毡包

        中午,在锡林浩特市郊一处民宿,我们走进了一个很大的蒙古包,二十多个人围坐一桌,马奶子端上来,马头琴奏起来,蒙古汉子唱起来,蒙古姑娘跳起来。三碗烈酒,一条哈达,大家甚至连蒙古包外的滂沱大雨都没注意到。

血肠
偌大的蒙古包

        午后,雨停。一行人乘坐考斯特车,继续行程。下午的行程是柳兰花沟。从锡林浩特市沿着207国道往南57公里,车行于草原深处,许多时候,人们觉得前面已经无法行走,十分艰难地开车过去,又继续前行。到达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一片柳兰花呈现在人们面前。最先,当地牧民发现这片花海,由于这种植物枝叶如柳而花如兰,故名柳兰,大片的紫红色花海蔚为壮观。柳兰花型美丽而色彩鲜艳,即可用于园林观赏,亦可用于插花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介绍,野生大片的柳兰花海目前世上仅发现两处,一处在英国,大约一亩多,而另外一处就是锡林郭勒的柳兰沟,目前已有十亩左右,每年6-9月柳兰的花期,总是引来八方游人。

柳兰

        柳兰花沟再次勾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大家边走边看,恨不能把草原和花的美丽装进心中。同行的先生女士小伙子们,尽其所能地拉进着和花的距离,和草的距离,和天地的距离,和美的距离。就连一向矜持的教授也开心地留了个影。

教授的微笑

        带着对柳兰花的思索,我们开始回程。车队依然穿行在广袤的草原,但感觉比来时走得顺利。经过草原再经过一段高速公路,我们来到巴音布鲁克蒙古人之家的毡包。此时已近晚上八点,西天的晚霞仍然红得刺眼。女士和孩子们围绕着蒙古包奔跑,酒已斟满,围坐在蒙古包里的游人,在夜的大幕下举杯相邀,开怀畅饮。

分割烤羊肉 肠包肉

        酒足饭饱,草原之夜颇有几分凉意。篝火燃起来,大人孩子们围着火堆开始唱歌跳舞。夜色阑珊,无法看清彼此的面孔,但明显可以感觉到,彼此的热情感染着彼此。

        24日,天气晴好。幸运的人们总是这样幸运。内地正值三伏天,这里气温不足30度。锡林浩特的街道不能算干净,这里曾被授予“中国马都”称号,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上午我们参观了市博物馆,一行人走过自己民族历史的汉人,又走进游牧民族的历史,从南北朝的民歌中,从元大都的故土中,聆听不同民族的历史回声。

        下午,我们又驱车前往马场。经过一片又一片草地,穿过一群又一群牛羊群,之后人们面前是一群马。骑上马,被一位当地人骑马牵着马僵,让人觉得骑马真是骑马,马马儿如论如何也跑不出人的手掌心。

有没有单眼皮的白马王子? 又叫马儿跑又叫马儿吃点草
漫不经心

        晚上是当地企业家摆出的牛头宴,一个大牛头,一分为二,两个餐桌上各放一半,大家依然觉得份量够足,美食无处安放,也算是一种痛苦吧。

牛头宴的主菜

        前一段时间,据说唐山的烧烤毒性很大,25日晨,考斯特的两位师傅无缝对接,直奔唐山,一路上的风景其实也是蛮好的。中午在途中的蒙古包,端出烈酒,举杯同欢。北京的老乡至此作别。下午,途径塞罕坝。女士们又是一通照相,照完相,女士们精神多了!

塞罕坝的栈道
橘子梁驿站

        当晚,下榻唐山。随车的小伙子拿出随车带去的老酒,开怀畅饮。窗外的烧烤摊生意依然红火,曹妃甸的道路,行人稀少。

        26日,参观了一位老乡的环保企业之后,一路向南,直奔郑州。傍晚时分,抵达目的地。昨天,车行八百余公里。今天,车行九百余公里。等我们坐上返家的高铁到达信阳东,已是夜幕降临。这一天,汽车加上火车,行程一千三百余公里。

        至此,我从草原回到了家。北方天空中的白云,北方草原上的胡杨和沙棘,北方的烈酒和美食,北方的天苍苍野茫茫,就此封存。

        下一程,目标哪里?与谁同行?

                  记于2022年8月11日子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