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安昌丨走进鲁迅先生眼里的社戏

2017-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巷YixLife

《社戏》——鲁迅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学这篇课文已经是初中的事情了,对鲁迅先生而言,再不曾看过比他故乡的社戏还要精彩的戏。

是怎样的情景,让人如此念念不忘呢

是对故乡的情怀,还是对孩童时期的怀念

我们已不得而知

但总归,还是能去见识一下,这让人放不下的社戏


社戏

顾名思义,即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

它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全国各地都有,因不同地方的习俗不同,以及当地流行的戏艺形式不同,而略有差异,例如绍兴社戏、黄冈社戏、安顺地戏


以绍兴社戏为例,绍兴乱弹(即绍剧,俗称绍兴大班)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

可以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绍兴社戏一般在庙台或是草台(临时搭建)上演出。

庙台有两种:一为建于庙宇大殿前的天井内,庙台正对像;二为筑于庙门的水上舞台,或称“水台”,观众可坐在船上看戏。

社戏一般演三天,多到十几天左右

常规分为3部分:彩头戏、突头戏和大戏。以传统绍剧、越剧为主,还有绍兴莲花落的笃板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绍剧原是文戏多,不过为了迎合观众爱热闹的心理,加了不少杂耍和打斗场面,拉长了情节。平安大戏也是绍兴人喜闻乐见的剧作,曾多次被鲁迅先生称道。

在《无常》中有些角色的念白,全是绍兴方言土语。比如“啥”的绍兴音读“SO”;“吃落去”,“我勒个”即是“我的”之意……绍兴音全压韵,都读入声。这使得念白诙谐幽默,都会令观众捧腹不已。

现在社戏已经是绍兴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在安昌,镇内每逢黄金周都会演社戏,平时则不演出。从2000年开始,在每年的1月1日都会举行安昌古镇腊月风情节

这个时间来应该能看到最热闹的安昌了吧。


午时可以坐上乌篷船去看社戏,在冬日的腊月,这是安昌人最经常的文娱活动。

小桥流水之处,兜兜转转间,便能听见锣鼓声声

一路上,很多乌篷船都吱吱呀呀地向戏台的方向聚合。一时间,戏台前面的小河里船来船往,笑声朗朗,甚为壮观,远远地就可以感受到戏台周围人声鼎沸

乌篷船越驶越近,只见戏台前的桌子上点着蜡烛,供奉着各种祭品,以求来年菩萨保佑。社戏开始之前要先放鞭炮,演员在开始的时候会说几句诸如“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

戏台的周围有很多卖小吃的摊位,糖、水果、瓜子、花生、年糕应有尽有。四周的小孩子此时都聚集起来,打打闹闹。

很多观众都是走过路过的游客。小观众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看的是个热闹。上点年纪的,听的是亲切的乡音。他们大多驻足观赏,里三层外三层把街道堵得严严实实。

戏台依着河,乌篷小船往来穿梭,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描述夜航到赵庄看戏的经历。此时如此热闹,就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预热


得了空便去一趟安昌吧,看一看热闹的社戏。结束了便迈着懒散的步子,在傍河的长街上漫无目的地走。

时而踱进一条小弄看看某家门口坐着小板凳闲聊的老奶奶,时而找一家合意的茶楼坐下来品品清茶,望着茶楼外做鞋的老翁认真地把鞋线拉得一短一长,像个孩子一样可爱。

又或者什么也不做,就那么静静地坐在廊棚下任过往的脚步匆匆而过...

日子,慢悠悠地过

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