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维持我们的生活但并不是唯一

2023-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兰若云朵

《被讨厌的勇气》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是自我接纳,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任即他者信赖。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生活一定充满了爱。

如果把他人看作伙伴,那你就能够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也就能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归属感对一个人很重要,对一个家庭尤其重要。很多人为什么喜欢买房子?为什么需要一套自己的房子?就是房子能够给到他归属感。

共同体感觉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以及他者贡献来整体构成。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人为什么总是苦恼自己的存在价值呢?总想给自己标榜一个意义,然后就有了名正言顺存在的必须吗?

安慰心灵是你能做到的最难做的一件事情。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奉献精神,利他主义,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行为方面有两个目标→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在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只有当你能够存活于社会之中,并拥有一定的能力,且并不孤独,你才能好好的生活下去。

理解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人的想法千奇百怪,总是会有思想相悖的时候。

越是年轻,学得越早就越有可能早日改变。改变早一分钟,也有早一分钟的好处。年轻总有无限可能。

无论在什么年龄,人都可以改变,只要你想要改变。

只凭借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没有人可以代替他人,生命只有一次。

珍惜你当下的生命,他人再讨厌,也不会影响你大多数的生活。你感到自卑和痛苦,是你内心无比在意这件事情投射出来的自我贬低。

不要把焦点聚焦到微不足道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以点概面,并不适用于所有事情。

人总是会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来逃避其他的责任。工作并不只是工作而已,公司也只不过是你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时间去填充。

以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那等到你没有行为价值的时候,又要如何来看待自己呢?工作并不是一切。

生活由无数件小事组成,要做的是有勇气去一一的面对,你觉得困难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