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男人的暮年,将去向何方
婚姻,真的不是儿戏!走进婚姻,意味着要承担繁衍和培育后代的社会责任,要为双方担负关爱生活的责任。
有一些人,在年轻时不幸丧偶、或是失偶、也可能离婚,使得自己的人生不得已,选择再婚。
不要相信电影电视虚构的完美剧情,真实的再婚,只能说没有更难了。
有一个煤矿矿长,因为同情遭遇矿难的工友的妻子,单身的他勇敢的选择了照顾失去丈夫,失去生活来源,还带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这个年轻的男人,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只为一份不关自己的责任,照顾了这个新家一辈子,他供两个男孩上大学,买房,结婚。一切看起来圆满,然而,他在退休后,中风偏瘫,妻子奔向儿子,去和自己的孩子享天伦之乐,丢下照顾她一生的老伴,不闻不问。矿长的亲戚多次劝请无果,将对方和她的两个儿子告上法庭。
还有一个农民,年轻时丧偶,后来经人介绍,与一个同样不幸丧偶的女人结婚。女方知识层次是高中生,男方是小学毕业的。由于男方家地理位置好,在镇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乡政府、医院等等一应俱全。女人心眼多,很会打扮,来访了两次后,男方竟然答应女方,不用做饭,有他已经十一岁的女儿做饭,可以将女方孩子的户口落到镇子上,而且还要求老母亲请人操办再婚的婚事。老母亲无奈,请了亲戚大娶女方。
这个男人再婚后的生活,连同自己带女儿和儿子,几乎成了家奴。因为这个男人和女人又生了个孩子,以防婚姻破裂,至于在九十年代计划生育那么紧张的年代,还能再多生孩子。女人每天只是吃和睡,连房子的地也不扫,被子也不叠,男方的女儿每天跑着干家务,冬天早起生炉子,没馍馍吃了,头天晚上要发面,第二天早上五点起床做馍馍,把锅洗了,所有的家务干了才能赶着去学校念书。中午一放学,一路小跑回家,看着冰冷的锅灶,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直到不再流眼泪。她知道没有人能帮她,也没有人会关心她,毅然做了一大家人的饭,然后学着姑姑们的样子,麻利地等家里人吃完收了碗筷,洗了锅,喂了猪,才去上学。往往是这个女儿后脚进教室,老师前脚也赶来,为此,老师还批评她磨蹭,直到同学们帮着说了实情。
这个再婚男人的老婆,只要不干活,她也活得开心,吃了就带着自己原有的孩子和新生的孩子去镇上转,走到哪儿有说有笑,人都说她是有福人,她更乐了。有更多的人责问她,怎么你男人的姑娘手生冻疮连笔都握不了!你会做饭吗?你享没娘孩子的福!你就是那个姑娘的后妈!你连地头在哪里也不知道吧!
但是,这些对话并没有改变这个男人新娶的老婆!这个男人的姑娘好端端受到父亲的责问,“你是不是在外面乱说话了?”“没有。”因为男方是菜农,还有好多地。这个女儿周内主业是干家务,家务一样也不能落,念书只是应付义务教育的要求。周末是被安排满了的,甚至周五放学父亲就已经安排好了任务。摆地摊卖菜、去地里用铲子除草……就这样地过,男人的姑娘喊了她父亲新娶的女人十年妈妈,就这样过了十年,期间也经历了这个新妈妈在父亲面前的挑唆,甚至高考之前被这个新来的妈妈咒怨。还好,终究算是没有辍学。
这个姑娘十多年的善良忍让,只为父亲少些两头受气的苦恼,她看到了无奈,无从选择的被迫生活。终于,这个男人的姑娘有了工作,成了家。
这个再婚的农民,晚年不得不靠女儿接济和帮助,但是女儿的家人因为了解了这个姑娘的原生家庭,却反感透了这家人。这个再婚的农民,因为中风,在医院住院只有女儿陪护。他再娶的妻子的子女,依靠他的帮助,依靠自己母亲全心的照顾,人生的任务只有念书,而与此同时,男方的女儿却是用辛苦的付出换来念书的机会,怎堪相比!事实就是这样,女方的孩子的确全部事业有成!唯独不如意的是,后来生的孩子是个聋哑人!这个再婚男人没有受到女方子女的任何奉养,甚至女方子女只称他为某叔,女方孩子的孩子称他为某爷爷!
这个再婚男人的晚年,只能独自一人住在三十几年前自己盖的土房子里,自己的孩子过得并不富裕,还要照顾他。
我所知道的再婚男人,无一例外地在终老时被家人抛弃。 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