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淘宝时代的电商
记得当时格力一姐董明珠和小米“雷布斯”雷军有个世纪之赌,大概是线上最终能取代线下,成为产品销售的终极模式。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没有输家也没有赢家:以淘宝为首的电商们既没有把零售的格局彻底改朝换代,而线下零售店也未能收复原来被电商抢占的失地。
近些年关于电商的讨论一直也没有定论,无论是O2O,B2C,C2C,都不能证明自己是最适合消费者的模式,各大平台也在跨界蚕食对方的领域,比如百度和美团,就在外卖平台上互相真刀真枪拼流量,拼补贴;又再者是电影行业,格瓦拉、时光、猫眼和淘宝都瞄准了这个高频次、高需求值的领域,而传统的电影院则坐享渔利,既不用为票房发愁,也不用付出高额的宣传费去宣传。
在这些需要线下实体支撑的电商,比如旅游,酒店,餐饮这类被归入O2O的行业,服务质量并不是一个根本性的矛盾,主要矛盾在于平台让利空间以及能否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譬如预定酒店,能否给客人一个接机服务或者其他的便利套餐免费或付费服务。本质上来说,线下实体具有实际的运作经验,但是在拓客方面却面临极大困难,传统的出租车+车站宣传已经不顶用的今天,能否吸引流量已经变成最大的困难,而不是以前单一的做好服务就能带来客流的时代。
而在竞争最激烈,同质化最明显的日用品、大宗百货上,线上模式最大的挑战在于次品率和运输损耗。国内而言,京东毫无疑问是个标杆,可是即使这样的标杆,也会时不时爆出价格频繁调整,某些自营品类存在B级货的问题。而线下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过长的供应链,进货时的灰色空间,以及高昂的运营成本。在这个几乎人人都在网上购物的年代,“独家”和“品质”已经成了吸引客户的最后杀手锏。
几乎所有的门店在回答客户关于价格方面的问题时都会提到:线上渠道的假货率。窃以为假货之所有有生存空间,在于消费者对于价格构成有个很大的误区:低频次消费品的盈利空间一定很高,而线上能够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价格。产品定价权看似取决于生产者,其实不然,这个行业供应能力明显能够大于需求的工业制造时代,一定是需求引领着生产,没有需求或是消费需求很弱的产品将会逐渐被市场淘汰,比如前几年很火的红木、古玩钱币、文玩核桃等,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特性,以稀缺性教育市场,告诉消费者我的不可再生性,而这正对应了纸面价格高的产品流通率低,极大可能面对有价无市的情况。
资本市场是最敏感的,电商们逐渐向着IP化,口碑化去进化。中小电商很难通过宣传打开大众市场,现在的网红经济虽然看似能够带来一些流量,但对于大众来说,消费平台的可靠性要远远大于价格的诱惑。
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电商们虽然正在世界级的第一梯队,但是从杂牌军到正规军,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