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脚
(一)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但对面走来了静修庵里的小尼姑。阿Q便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
“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他想。
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
“咳,呸!”
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二)
我记得很早以前的时候,八十年代,我作为一个“先锋派作家”出来的时候,有一个“先锋派”同行格非,他有一个比喻,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好,他写一个人死了以后,用这样的比喻:“像一首歌谣一样消失了。”那个比喻,那个时候我感觉很好,可是后来我又看到一个更好的比喻,那就是博尔赫斯也有一个比喻。当博尔赫斯写到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仿佛水消失在水中。”作家看待世界的眼睛就是:当一个非常奇妙的句子出现的时候,它代表的是一种想象力,同时它更多地代表的还是一种洞察力。“仿佛水消失在水中”,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能够想过这种消失,反正我是怎么想都想不到有更干净的消失,没有了!——水在水中消失是最干净的了。
他怕死,怕躺倒那黑漆漆的棺材,埋进去黑漆漆的土地里去。
人就这么消失了,再也不能吃不能听不能感受这个世界了。
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再也没有一个我了,再也没有人谈及自己了,他想起来便觉得害怕。
儿女们也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老父亲就这么一步一步滑向死亡,总想着要做点什么才心安。大女儿说去化疗,二女儿说用中医,三女儿说去大城市看,小儿子说找找偏方。而一旦提到老父亲这么大年纪,是否还能受得了这么折腾,是否因为治疗而加速他的死亡,谁都不再说话。女儿们这才放声大哭,我的爹爹啊!
该吃吃,该喝喝,开心享受不多的余生,很多人都这么想,只是不敢说出口。一旦说出来,怕要充当那个诚实的罪人。
老父亲虽不知情,但也被儿女们的紧张兮兮弄得不适应。平日里倒不见女儿们这么关心自己,到了现在,突然一个个换了个面孔,难免让人生疑。
儿女们越是关心自己的身体,他越是觉得身体哪哪都不得劲,似乎病痛是他们关心出来的。他怀念起之前的孤独生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