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师傅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齐师傅年逾古稀,七十三的年龄并没有让他给人留下老态龙钟的印象。
他走路虽然没有年轻时那般虎虎生威,却依然带风。手脚麻利,脸色红润,鹤发童颜,身体矫健。
齐师傅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鞋厂大门左侧的公交站台边南侧的林荫道边,带着他的宝贝修鞋工具,放下他的马扎,稳稳坐下,等待他的客人到来。
找他的人很多,当然不都是找他修鞋的,也有闲聊的。
齐师傅看着鞋厂上下班的人流,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微笑。
曾经,他在这个厂子里工作,指挥着几十口子人,技术拿捏得恰到好处。每一双鞋子都是质量上乘、做工精致的精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可是如今他老了,还能做点什么呢?他经常看着自己的这双长满老茧的手自言自语。
自从退休,齐师傅就计划着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手艺发扬光大,造福大家。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出去旅游,到处看看祖国美丽的风景。当然,他有时候在儿女的帮助下也去玩个两三天,但回来后依然会带着他的鞋箱子来到这里坐上一天。他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想让自己觉得还会被需要。
每当他有个两三天没来,再来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问他:“齐师傅去哪儿了?”
“这几天怎么没来呀?”,“呀,师傅,你这几天去哪儿了?我鞋子坏了,不舍得扔,来了没有找到你,急死我了。”
……
看到他们急切的眼神,齐师傅总是笑笑:“对不起哈,这几天有事,出去一趟,长了点见识,耽误给你修鞋了。”
他举着拳头给人说“抱歉”。
2.
这齐师傅原本是这个鞋厂的车间主任,经过齐师傅带领大伙干活做出的鞋子,远销海外,供不应求。
齐师傅带人亲和,但技术要求严格,对不合格的产品,翻脸无情。但对技术不过关的新人,他总是格外留意,反复指点。退休前一年,车间分来一个小伙子,毛里毛躁的,干活速度很快,但就是活粗。要么针脚放得比规定的大,要么就是松紧度不一致,显得不板正。
齐师傅,就手把手教他,人家做一双鞋,让他用两倍的时间做,让他自己找问题。一个星期下来,小伙子进步很大,做出来的鞋也基本过关。
谁叫自己是当领导的呢?是领导,就得负责任。他不像其他领导那样,端着茶杯,四处晃悠。鞋底制作车间的吴主任曾劝他说:“老齐啊,你那么认真干嘛呢?你看看我,把工作分配下去,让班组长管理得啦,哪需要你天天跟着啊。”齐师傅说:“不能全丢给他们啊,那样会出问题的。如果返了工,又浪费时间还浪费料子,都是钱哪。”
因此老齐的车间从来没有出过次品,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些劣性事件,年年被评为先进班组。用老齐的话说,就是“在其位就得谋其政,为领导分忧,为职工创优。”
一转眼,老齐退休也有十几年了,一开始被厂里返聘一段时间,后来彻底退了下来,就还想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做点什么。琢磨来琢磨去的,想想只有修鞋子很接近了。
他不缺钱。自己有养老金,年纪大了,也花不了几个钱,加之儿女特别孝顺,经常给他零花钱,以致于自己的工资都不需要提取,在工资卡上存着呢。
他花了很小的本钱置办了一些修鞋的家伙什,在他返聘期满后第三天就开始来厂门口摆摊。
3.
老齐用硬纸壳写了一个价目表:小修两块, 大修五块, 换底十块。
一天,离厂子不远的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夏志浩拿着自己的一双运动鞋来找齐师傅修鞋。那会老齐刚刚从电动车上下来,还没来得及把写着价格表的硬纸壳拿下来,就看到志浩站在那儿,老齐笑眯眯地问道:“小帅哥,你修鞋啊?”
志浩赶紧说:“是的,大爷。你看我这鞋还能修吗?多少钱能修好啊?”志浩有些忐忑不安地问。
因为他知道修鞋很贵,他宿舍的赵亮修了一双鞋花了八十块钱,自己的这鞋比赵亮的鞋子烂,自己兜里就五十块钱现金,要是超过五十就不修了。他心里盘算着。一边想着一边把鞋子掏出来,递给老齐。
齐师傅接过鞋子,说:“简单。”他拿着鞋子,掰持几下,指给志浩看,说:“你看,后脚跟磨坏了,边上开线了,但这都不是大问题。”
说完便坐下来,开始干活。
志浩看到齐师傅把鞋外侧开口的一大溜先用胶粘住了,又用线细密地缝起来,跟前面的针脚一样大小,看不出是新缝的。缝完,又用小锤锤了锤。
志浩问:“大爷,为什么缝之前还要用胶粘上啊?”
老齐说:“孩子,光缝的话,如果你在下雨天穿它,会往鞋里晕水,不好穿的。打了胶再缝死,就不怕水了。”
志浩恍然大悟道:“哦,是这样啊。”
志浩又说:“谢谢大爷不蒙我们这些外行。”
齐师傅说:“放心吧,孩子,做人要凭良心。我要是给你修得不好,你下回还会来找我吗?”
老齐说着,又把志浩的鞋子翻过来,拿抹布把磨坏了的那块擦干净了,拿起小错,把那片的鞋底错毛了,又粘上胶,剪了一块稍大一点的皮子粘上去,一双鞋子总算是修好了。
志浩想,连这点都修,想多要钱吧。
这样想着,志浩问:“大爷,修好了?”
“修好了。”齐师傅将一双修好如新的鞋子放到志浩的面前说。
“大爷,多少钱?”志浩问。手在口袋里用力捏着那张五十块钱的票子。
“唉,这个月又快没钱吃饭了。”志浩想着。
齐师傅才想起他的价格单还没拿出来,赶紧去电瓶车上把价格单拿出来,指着价格单对志浩说:“孩子,这是小修,两块钱。”
志浩惊得张大了嘴巴,愣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时,只听齐师傅说:“孩子,是不是没有钱啊?那你就拿走吧,不要给了。”
志浩听老齐这样说,赶忙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五十块钱,说:“大爷,不是的,我是觉得你收得太便宜了。这个,最少得值十块钱。”
志浩边说边把钱递给老齐,说:“大爷,你找我四十吧。”
老齐接过钱,对着太阳光瞄了一眼,又在手里抖了抖,把价格单往志浩面前推了推说:“不能,孩子,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我咋能多收你的钱呢?再说了,你们在外上学不容易,花钱的地方多。而且,这胶是我自己熬的,结实着呢。放心穿!”
齐师傅一边说话一边找了志浩四十八块钱。
志浩拿着自己完全像新鞋一样的鞋,对着老齐谢了又谢,才迈着轻快的脚步小跑着回学校去了。
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老齐的摊位,感觉刚才往回走光顾着高兴了,似乎自己的肩膀碰到人。转脸一看,原来齐师傅的摊子旁已经有好几个人在排队呢。
4.
老齐的名头越来越大,连街里很远地方的人都赶这里来找他修鞋子。
一天,老齐正忙呢,感到自己对面的凳子上有人坐下,就问:“修鞋啊?”
“嗯!”一个小姑娘的声音传入耳朵。
齐师傅抬头一看,一个小姑娘一脸委屈地坐在那张专为客人准备的小马扎上,苦着脸,递上一只掉了跟的红色高跟鞋,嘟个嘴问:“师傅,这个能修吗?”
老齐看了一眼说:“能修啊。”
“贵吗?”小姑娘怯生生地问。
“不贵。”老齐边说边干着手里的活边对小姑娘说:“你稍等一下哈,这是昨天收的鞋,约好了今天下午来拿。”齐师傅顿了顿,说:“就剩最后一针了。”
说完,将最后一针的线头剪下来,放在一旁的袋子里 ,看了一眼小姑娘,说:“这鞋跟掉了哈,十块钱。”
“啊?才十块啊?我以为很贵呢?”小姑娘露出笑脸。
小姑娘接着说:“我这鞋是新买的,是为了参加同学的婚礼穿的,刚才走路光想着拍路边那一片月季花,不小心别到雨水口的小格子里了,费了很大的劲才拔出来,你看,这漆都刮了,真晦气。”
“没事的,小姑娘。”齐师傅安慰着,说:“你这个简单,我给你修成跟新的一样。”
“真的吗?”小姑娘眨巴着大眼睛问。然后又小声说:“这鞋挺贵的,用了我半个月工资呢!如果这个修不好,我还得再去买一双,那我就没钱吃饭了。”
“放心吧,保证不需要再买了。”齐师傅保证说。
果真,小姑娘坐在一旁看了会手机,一扫刚才的忧虑,就听到齐师傅说:“修好了。你看,跟新的一样吧?”
小姑娘一看,真的呢,刚才还有两道刮痕,现在也没有了,亮亮的,泛着熠熠的光辉,跟新的没什么两样。
………
齐师傅的客户越来越多,也有一些老年人围在他一边,说话、拉呱、下象棋,一天到晚热闹着呢。
5.
“老齐啊,不是我说你哈,你说你天天弄这些个活忙乎,你说你要是图能挣两个吧,收钱收的那么少。你知道吗?过了两条街往南的那个路口,也有个修鞋的,你看人家那个价格,像你收两块的,人家收二十块。我就弄不明白,你为了啥?”
老齐看了一眼老朋友吴瞎子说:“为啥?就为证明我还有点用,不是个废人呗。说白了,就是闲不惯。”
齐师傅停下手中的活,掏出一支烟,递给说话的吴瞎子,又掏出一支放在自己嘴里含着,掏出火机,给吴瞎子点上,又给自己点上,抽了一口,吐了个烟圈,说:“吴大哥,你看我这手艺,在家里闲着不白搭了啊?出来不光是为了挣点生活费,主要是不想让自己的手艺废了,孬好能给别人做点事。家里也不要我做啥,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的,还会和老伴吵个嘴。我这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心安。”
“哦,”吴瞎子嘴上答应着,从厚厚的眼镜片里注视着老齐,说:“说得在理。闲着确实会想歪。你知道咱厂的余会计吗?在咱厂退了,给人打工,因为做假账被查了,听说得蹲几年。”
齐师傅一听,心头一震,说:“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的呢?”
“听说是给老板顶包了。”吴瞎子因为眼睛近视度数高才得了这个外号,自己也从不避讳,说:“别看我瞎,什么事也瞒不过我。”
齐师傅拿起小锤,在一双要修的部位“砰砰”地砸着,说:“还是咱这个好,自己出个摊,不跟任何人有牵扯。”
正说着,只听有人说:“大爷,这两个是我宿舍的同学,你看看他们这两双鞋该怎么修?”
齐师傅扔掉了手中的烟头,说:“呀,孩子,还给我带顾客来了啊,谢谢哈。这鞋等着穿吗?”
志浩看向他的两个同学,问:“你们等穿吗?”
“不等穿,我们星期天来拿就行。”志浩的两个同学答道。
“那就明天来拿吧,我这还有几双等修,今天恐怕修不了了。”
“好的,大爷,那我们明天来。”三个孩子齐声说。
“大爷,我先把钱付了吧,多少钱?”一个孩子问。
老齐看了一眼鞋子,用手扒拉看了,说:“这都是小修,没什么难的,两块钱一双,总共四块。明天来拿鞋的时候再给吧。”
“大爷,真的吗?志浩跟我说,我还不信呢!”志浩的同学抬起自己的右脚,说:“大爷,你看,我这鞋那天去市里办事顺便修的,就这点,八十块钱哪。”说着,露出夸张的痛苦表情。
齐师傅笑着说:“难免,人家要生活嘛。要是能看上我的手艺,以后就由我来给你们修。”
几个孩子齐声回答:“好的,大爷。让我们班的学生都来你这儿修。”
说完,志浩三个人愉快地走了,边走边回头说:“大爷,修好了,请你吃汉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