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生孩子——读《里山简单生活》
在今年之前,我认定自己这辈子会成为丁克族。这个想法主要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在日子艰苦的情况下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生了五个孩子,他们大半辈子都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各自奔忙。我们从懂事开始也必须成为家里的劳力,分担耕种和挣钱的担子。
小时候的日子总是很苦,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假,我们都会被母亲安排一堆的重活。记得姐姐不想去干活,母亲拿起扫帚就是一顿打。所以即使我心里多么不乐意,只能忍耐着不敢出声。那时觉得父母生下我们,只是为了让我们去干活,让邻居们夸赞他们调教得当。
2004年,我二姐出嫁了,她是家里第一个出嫁的女儿。因为二姐夫没有能力给到令父亲满意的彩礼钱,而父亲为了自尊心又不得不自己贴钱置办体面的酒席,为此就在嘴上就抱怨说女儿都是赔钱货,当时二姐听到后伤心了好一阵子。
二姐怀孕期间常常回家里住,但母亲处处表示出嫌弃。甚至二姐跟婆家发生矛盾回来住的时候,母亲竟然还赶着她回去,丝毫没有心疼自己女儿的意思,同时还不断数落她的不是,二姐多次向我哭诉心里的委屈。寒心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因此我对父母有了更深的怨愤。
对他们而言,女儿们都是迫不得已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似乎在女儿身上付出的一切都要一一换成金钱回报给他们才行,如果没有钱,至少也要为他们的脸面争光添彩。若是不能满足这两点,嫁出去的女儿真的是泼出去的水,除了从女儿身上索取,决不允许倒过来的情况。
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我也在尝试去谅解父母的行为,或许是时代所导致。他们没日没夜地为生计挣扎着,不懂思考,也不懂表达,只把有限的爱给了最宝贵的儿子,毕竟过来人都告诉他们,养儿才能防老,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
另外,父母可能在他们小时候也没有得到过太多的疼爱,因为没有得到过,所以他们也给不了自己的孩子。父母的例子让我明白,决不能把生孩子当做随心所欲的事情,也不能到了年纪就去生,如果在自己爱无能的情况下生孩子,他是难以健康成长的。
虽然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童年创伤,但是创伤也分深和浅。如今,我有两个姐姐都已经顺利成家并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日子也算过得平淡幸福。而我和另一个被领养的姐姐,却因为童年的伤害还在与自己谈判和解。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有些童年伤害用一生都治愈不了了。
我总以为要等到伤痛被治愈之后,才有能力去负担生养孩子这件事。固执地认为治愈之后才能拥有爱人的能力,才能给孩子足够的爱,避免让她成为另一个像我这样满身伤痕的人,于是默认了自己一辈子都不会选择生孩子。
这些固执的思想在今年开始动摇,或许是即将错过最佳生育年龄的原因,今年的我开始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又或许是体内的荷尔蒙在作怪,母性本能唤醒了生育意识。而我的理智依然在抗争,提醒自己现在还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看到位田惠美在《里山简单生活》里写道:人只有在抚育了下一代之后,才会变成真正的人。她说,育人即育己,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在成长。
幡然觉悟,孩子其实是天使,他们的到来可以锻炼我们另一种爱的能力,让我们深刻感受无条件的爱与被爱,我们也因此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遵从内心的声音,我打算生个孩子。当然,我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健康的身体条件再让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