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最是古典摄人魂

2020-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北溟有鱼0612

——读叶嘉莹口述自传《红蕖留梦》有感

2020-3

因为书读的不连贯,所以读完一部分随手就写下当时的感受,有时会出现重复的感受,有时又有不连贯的思绪。初识叶嘉莹先生是在一次偶然的视频短片里,看到她虽是高龄鹤发满头,却透出一种莲出淤泥般的高洁,听到她苍老又不失活力的声音在吟诵诗歌,这种古老的吟诵方式,如同一把闪烁着光芒的缆绳悠悠荡荡将我缠住,我感到似曾相识又似相见恨晚的震撼,于是决定一定要好好了解这位先生,好好读她的作品。正是因为叶嘉莹的魅力所吸引,读本书时那种胸中有千言想要倾吐却又不知如何叙述的心情,让我读一部分内容便仓促中写下所感所想。寥寥不成文的感受是分了好几次才写下的。

《红蕖留梦》读之所得(一)

叶嘉莹,生于1924年6月,正是荷花盛开之时,父亲给她取小名荷。她生于旧时的书香门第,从小被古诗词浸润,风骨自然不同,母亲早逝,生活多劫,颠沛流离中是古诗词给了她开解人生苦难的钥匙与信念,一生根植于讲台,讲解中国古诗词之大美。听过她一段吟诵,看她容貌,印象中做学问的人的一切想象皆集于她一身,消瘦,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谦恭随和,温婉大气。自冰心与杨绛之后,我得知的另一位女先生,也应是最后一位。

《红蕖留梦》之所得(二)

此刻我依然没有睡觉,在微信读书读叶嘉莹的自述自传—《红蕖留梦》。叶嘉莹自小跟随父亲伯父习读古诗词,因生性羞怯,几不出门,这无形中为她研读诗书又创造了一个利好条件。她读古诗词时,模仿古人的吟诵方式,曾惊动比邻而居的一位先生,后来在叶嘉莹谋求生存时帮叶嘉莹谋得教书的工作,帮过不少忙。叶嘉莹遇到的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是顾随。顾随讲课的方式可谓高山流水,一片神行,叶嘉莹听的兴致勃勃,受益匪浅。恩师高徒,教诲与感恩,历经岁月也丝毫不褪色。刚开始时顾随对叶嘉莹诗作只改动若干字,后来几乎不再改动叶嘉莹的诗词,评语里一片赞赏,再到后来便与叶嘉莹互相和诗,叶嘉莹得到顾随的赞赏,创作兴趣更加浓厚,五言七言随手拈来,行云流水。后来台湾在白色恐怖笼罩之时,丈夫被关押,叶嘉莹带着仅四月大女儿艰难生活,睡过道,交四个中学的文言课,后来辗转多地,有时会身无分文,可是她却把自己听顾随老师的课所记录的八本听课笔记随身携带,多少年都不曾遗落,这为后来顾随的女儿顾之京等人整理《顾随文集》及顾随的其他著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叶嘉莹亦论及台静农等多位老师帮助提携事迹,因她生性羞怯,虽然在讲台上论及诗词时滔滔不绝,有言之不尽的情感,但是对其他多位老师没有当面表达感激之情,内心一片歉疚。虽然她没有当面言及感恩,但是在那样的时代,人情不因没有回报就变得淡薄,他们对叶嘉莹的赏识和关怀一直未曾减弱,我想他们是懂叶嘉莹的羞怯的。

叶先生讲话轻轻柔柔,语速缓慢,但吟诵那些诗词时语速随情转动,时快时慢,真个将古诗词的韵律韵味诠释的淋漓尽致,神情潇洒自若,翩若惊鸿。她似柔弱,在古诗词面前又坚定铿锵。

叶嘉莹口述自传《红蕖留梦》的作者杨候萍曾言,二十多年前叶嘉莹被邀请至南开大学讲授古诗词时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教室内座无虚席,学生乃至教师以及各界人士摩肩接踵来听课,所有的座位挤满后,人们坐在讲台四周,围满了走廊过道,叶先生进入教室时只能拥挤着腾出她落脚的空间。人们仰慕叶先生至此,可见她的讲述多么引人入胜,真是令人羡慕之极。

叶先生的生活是苦难多劫的,婚后自己持家,独自养育女儿,时局维艰,生活艰难,丈夫被关押,后来出狱后性情大变,家暴不断。她的生活自是如处水深火热,身在其中的人还是赴汤蹈火般历历而来,顾不得言说苦难,无暇顾及痛苦,挣扎着爬上岸来,站稳脚跟谋得生活,又被生活推挡着前行,遇山开山,遇沟架桥,一路奔波而来。待到有暇思及那些似乎无法逾越的苦难,才发觉已走入一座殿堂,自己已居高位。自辅仁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多所中学教书,后来又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多个班级课程。叶嘉莹终有了当年顾随老师讲古诗词的炉火纯青,滔滔论之一片神行,听者众,皆为之倾倒。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接近二十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解除后,叶嘉莹开始被西方名校哈佛以及密西根州立大学邀请讲古诗词,开启了欧美讲学之路,开始漂泊海外。(未完待续)

佩服并仰慕古诗词人的地方,是他们用三四字便能讲明白我们一大段话所说的内容。前几日下雪,望见窗外雪花似絮,被风吹做一团,洋洋洒洒随着风儿打转,风往上扬雪花便随着风轻飘飘扶摇直上,风止,雪花便呼啦啦飘落。近日读至冯延巳词《鹊踏枝》,其中形容梅花自繁茂的枝头飘落,“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于是梅落景象与雪落景象完美结合,即使没见过梅花飘落,也可想见那一树梅花如何飘飘洒洒悠悠飘落。还忆往年春日回老家,家门口视野开阔,从大门方向望出去,远处山丘连绵起伏,山坡上遍布杨树,因树干是白色,枝叶才刚吐绿,在春日暮色中,一层白色雾气由远及近深浅不一,似雾似烟氤氲不散,煞是壮观。那时也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所见,诸多文字也觉未全表达清楚,读至“暮景烟深浅”豁然开朗,不光那一片杨树如在眼前,那春色中的雾色也是了然于心,服帖极了。简短的诗词,让人有了想象力发挥的广阔空间,任你延伸出更多更美的意境。

一入古诗词深似海,畅游其间忘折返。古人的生活多么美妙!真想用一祯祯画面去观看古诗词人的生活。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好美的诗,每到春来我的惆怅亦依旧,愁那春华易逝,时光过隙,诸多事情来不及做,书多尚未读,孩儿渐长大,陪伴日益稀,白发日日生。

购买了叶嘉莹讲授古诗词的著作许多本,得此一切,内心欢呼雀跃,喜不自胜,急切切欲览叶先生所有文集,真个想把她的著作及吟诵,乃至所有与她相关之视频,尽览一遍。

图为国家记忆中,叶嘉莹做自述自传的作者杨候萍所述,二十多年前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讲授古诗词时,教室内座无虚席,学生乃至教师以及各界人士摩肩接踵来听课的盛况。真是羡慕之极。人家已位居诗词殿堂的高位,我辈连热爱诗词的门槛都没进入呀!真是羡慕羡慕!

又一次读《红蕖留梦》至凌晨。叶先生的生平过往,以及书中先生流露的才情与旧学修养,深厚的古诗文造诣,像磁铁一样的吸引着我,令人有难以割舍的手不释卷感。先生1987年就开始了唐宋词的讲座,我胸中有无法释怀的遗憾。为什么没有早日接触到叶先生的文集,引导我踏入古诗词的殿堂,一览古诗文这一绚丽的瑰宝大放异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错失了最美好的时光,如今已四十不惑,接触这些又得以感知诗词之美,在遗憾之余,有那么一点庆幸,终是没有错过踏入认识中国古诗文的门槛,聊以自慰罢。我胸中产生四句五言,以表达我这种郁郁不得之无法释怀的感叹:《错失》

自是有胸憶,

终是难抒怀。

岌岌压心底,

闷闷不得吁。

《顾随全集》已收到,在陆续阅览中,《迦陵文集》迟早也是要收入囊中的。还是读的太少,时间太短。今后的读书方向,也是要以古代文学为主线,偶尔小说间其他吧。无意中了解到叶先生,竟有了这样一段无法忘怀的读书体验。

2020年3月  于临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