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

听《捕蛇者说》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66人  小华_ab01

两天里连续听了《捕蛇者说》一课,但由于老师和学生都不一样,所以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天听卢老师讲《捕蛇者说》,由于迟到了几分钟,所以不太清楚卢老师是如何打开话题的。但从板书的“韩愈、苏轼、白居易”几个人名里和“为什么文人总会被贬?”“为什么这些文人被贬了还能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这两个话题里,还是看到了卢老师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再加上最后出示出“柳宗元”之后,这几个文人和两个话题,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进了文学国度里,仿佛穿越了千年去寻访他们的足迹、触摸他们的灵魂,感知他们的心境。

由于这几个孩子阅读有一定的基础,思维比较活跃,所以面对卢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有自己的见解,虽然是一篇对四五年级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的文章,但课堂进行的很是顺畅,师生各得其乐。

第二天胡老师也上了这节课,面对的是一群二三年级的孩子,阅读量和思维能力都不如昨天的孩子。因此胡老师就从“禾字旁”导入,进而引出“税”“赋”“徭”等专业名词,并通过联系生活给孩子们详细讲述其含义,力图让他们理解。单就这几个词,胡老师用了将近一节课时间,学生一直处于新知识的被动接受中,可专注力和接受力经不起考验,效果不是太理想。

这突然让我想起来《教学七律》里面的“熟知”一词,更想起了“未知不能解释未知”,要让学生在已知的情况下去解答未知,才能有效的让未知成为已知。所以后面课堂中胡老师在只是自己给孩子读了一遍课文时就开始给他们讲意思,导致孩子因不熟悉课文而思维跟不上,跟课文不能进行很好的对接,与老师的互动也就更少,感觉课堂也就进行的稍显艰涩。

听完这两节课,觉得自己与胡老师很像。我俩都很难做到卢老师课堂上的广博,所以也就没有教学中的洒脱。这,与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是有直接关系的。就像我们三个在交流时说到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条建议里,提到一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话:“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卢老师就是这样来备课的,而胡老师和我,虽然备一节课很用心,用时很长,背得很细致,但只是备课,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可谓触手可及。

这又让我想起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文说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

听《捕蛇者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