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长道短的北伐
关于诸葛亮为什么北伐,历来争议较大。
但是诸葛亮的智慧,怕是没有人不服气的,可见诸葛亮能够多次北伐,自然是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头脑发热之举。
其实诸葛亮接了这个托孤的任务后,其实是拿了一个烫手山芋,他不得不承载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要把刘备没有完成的事情,其中又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要稳定内部,刘备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花时间将蜀国内部的矛盾解决。占领荆州后,荆州势力与刘备本身的势力有矛盾,随后就来到了益州,益州的势力则更加顽固,刘备也没有来得及糅合,随即就离开了。于是整个烂摊子都扔给了诸葛亮。其二当然是一面大旗,那就是兴复汉室完成下去;诸葛亮第二个重点就是要辅佐刘阿斗坐稳江山。但是要完成第二件事情,就必须完成稳定内部的事情。
诸葛一生唯谨慎,做任何事情诸葛亮都是思绪周全的。诸葛亮对自己面临的局面是十分清楚的。
诸葛亮第一件事情就是用铁血手腕平定了黄元叛乱,对于黄元是不是叛乱,争议不少,但是诸葛亮却是乾纲独断,直接将黄元斩于成都。此举不仅显示了诸葛亮的铁腕,更重要的是对益州势力的震慑,因为黄元就是益州将帅的代表人物。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诸葛亮以刘备刚死为名,对于南中的叛乱先稳住,其目的也是要稳定政权,否则的话他如果离开成都去评判,刘禅还不定什么样。但是一旦稳住了阵脚,诸葛亮毫不犹豫,“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有点事情可以通过在蜀国的方式解决,但是有的事情不能解决,比如说李严的问题,这也死益州势力的代表,又有刘备的遗诏,诸葛亮不能等闲视之。于是诸葛亮举起了北伐的大旗。
当然诸葛亮也知道,不北伐或许可能使蜀国苟延残喘,但并不能改变事实多久,而战争却还有兴国的可能。诸多方面可考虑,诸葛亮决心北伐,其实是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转移国内矛盾,诸葛亮在蜀国内部实行了严刑峻法,达到了政令统一,生产也持续发展,此时若没有一个明确态度,则国内各种派系势必会暗流涌动,指责诸葛亮违背刘备的心愿,而兴风起事。所以南征以后,诸葛亮果断决定北伐,其目的就是平息国内各派系的争权夺利,李严就是益州本部的一股势力,北伐过程中,李严势力的消退,也平息了部分矛盾。 其二是取得民心,凝聚人心:刘备乃汉朝刘姓之后,主打目标就是要是复兴汉室,诸葛亮接承刘备的遗愿,如果偏安一隅,无所动作,则军心、民心失矣,且一些对兴复汉室抱有想法的人也会离心离德。北伐无疑能够获取民心支持,强化朝廷的凝聚力。 其三,通过战争,小可达到收揽人才的目的,比如说姜维,大则可以改变三国鼎立的局面,从大局方面而言,诸葛亮自然是对的,也是诸葛亮不得不为之的一步棋,尽管此时他也许知道会徒劳无功,但是政治就是如此,有时候明知不可为,而又必须为之。
当然,诸葛亮选择这个时候北伐有几个客观条件是比较成熟的,其一是曹魏政权的曹丕去世,曹睿新登基,处于这种皇帝更换的真空时期,也是诸葛亮看中的一个可趁之机。其二是国内比较安定,刚刚平定南中的叛乱,国内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没有后顾之忧。其三是借平定南中之际,军威士气正浓,可一鼓作气。其四是孙权的联盟还比较安定,不会有后顾之忧。有以上几点,诸葛亮倒还是真是颇有几分胜算。其实不然,关键就是两国之间的实力相差甚大,就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其实是一种悲怆的心态。 关于诸葛亮的北伐,记载略有出入,但是事实是存在的,但最终无功而返也是事实,很多人认为蜀国在最弱小的情况下,反而穷兵黩武,的确是大不智,很多人也会认为是诸葛亮为了把握朝政大权的一种做法。关于诸葛亮为什么北伐,上面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至于说诸葛亮借出兵把握朝政,那倒是小看了诸葛亮,以诸葛的声威,不出兵在家也是大权独揽,况且,他丞相府已经开府执事,根本不需要去蹈这趟混水,对外战争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当然,尽管说是诸葛亮的北伐,但其实是蜀国的北伐,也是蜀国图强的一种努力与挣扎,虽然这种努力与挣扎看起来有些悲壮,但是很多悲壮的东西其实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或许被埋没,或许被忘记,又或者一直留存,任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