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玫瑰的故事》全集有感

2024-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逆流而上向阳生

最近,忙里偷闲中陆续看完了最近火的一部剧《玫瑰的故事》。里面的演员作为主演的几个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了,演技我觉得都挺好,无论是人物对应的角色设定,还是他们的演技都没有瑕疵很完美。

主要的故事主线就是围绕着黄亦玫讲述,讲述她的感情史和她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她之所以如此优秀,与原生家庭的影响甚大,是爸妈恩爱一辈子用爱和自信浇灌的她,让她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在温柔中在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她(他)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家庭特别注重家庭氛围教育的原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爱与呵护会让他们成长为有爱心且有爱人的能力内心温暖的人。不幸福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就像剧中的苏更生和黄亦玫一样,2个人形成鲜明对比,最终结局也还算好,苏更生嫁给了一个能用爱温暖自己的人,是因为她足够优秀,才能遇到和她一样优秀的人。但这毕竟是电视剧不是现实,在现实里,又有多少像苏更生一样童年不幸童年严重缺爱将内心封闭的人,最终把自己打磨得如此优秀,还能嫁入这么优秀的一个高知家庭,我想有的话毕竟也是少数。

剧中的黄亦玫是时代女性的代表,我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一个女性如此聪明,对待感情如此洒脱,对于自我,精神独立,这不就是现代女性的典范吗?不为过去困扰不为未来忧虑,过好当前活好当下,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不依附任何人,主要是人家还有钱有能力,这种优秀的女性,也大多只是在剧中,就算搁在现实又有哪个异性不喜欢不爱慕呢?

看了这部剧,剧中有3个场景及其对话让我印象深刻,且深受启发,和朋友们谈下我个人的看法!

片段一:小初幼时衣服不小心洒下牛奶

我们看看黄亦玫是怎么做的?她刚好下班回家见到这一场景,听到丈夫方协文在骂女儿,她没说什么,只是弱弱对女儿说了一句:“还记得妈妈上次教你洗衣服吗?去洗一下就好了。”一旁的丈夫惊呆了,“她还只是个孩子,怎么会洗衣服?”黄说:“她洗不干净我再洗,自理能力就要从小培养。”当时孩子5岁的样子,就培养自理能力,仔细想想也不算早。这个类似的画面想必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换位思考,如果当时我是孩子的妈妈,我觉得我没有那么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让自己情绪稳定地和孩子好好说话,又是像小时候自己弄洒东西了被骂一样,同样的话同样的场景又可能再次上演了。我想不仅仅是我,很多人都会这样处理,但事后想想这样做给孩子会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孩子会害怕犯错,因为会被家长骂,害怕不自信,内心胆怯。长远看做事就会胆怯自卑,畏首畏尾,感觉真是像极了现在的自己。

虽然只是这样的一件日常小事,却让我感受深刻。由此也折射出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情绪稳定的重要性。有句话说的不假:“先处理好情绪看,再处理好事情。”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就去解决问题最终事情会处理得不尽如人意。原生家庭的那一套已经伤害了我们,我们不应该让它再继续再毒害我们的下一代。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关乎育儿的很多思想也该进步了,而不是只停留在以前我们的父辈那一套,老观念老思想只会荼毒更多的年轻后代。从此刻开始,学着做个内心尊重别人的想法,不做个控制狂,做个情绪稳定的人,以后对子女的教育会更加影响深远。人生不长,让孩子活在爱里多好!

片段二:小初十岁左右和妈妈关于学习的观点的对话

小初觉得妈妈学习开飞机好累,要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很多东西,为什么妈妈要学习呢,要是自己的话会觉得好累

呀!妈妈却觉得好玩。她很好奇,为什么好玩呢?学习没有自由还很辛苦。接下来就是她们母女的对话:

妈妈:“当你学会了学习时,就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就自由了,学习就是自由。”

小初懵圈了:妈妈说的话像绕口令一样,我表示听不懂。

妈妈:“听不懂那就读书吧,多读书你就懂了!”

小初:“妈妈,我觉得你和我们班同学别的妈妈不一样,你从来不吼我,你是不是在套路我。”

妈妈:“那我和你说说我是怎么套路你的?你是我生的,我不会的东西不要求你会,我会的你一定可以学会。”

小初:“那我以后可以像你一样开飞机吗?”

妈妈:“当然可以,不过得你自己挣学费。”

看到这里时,我在想不愧是高知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教育女儿都这么友爱,和孩子就像朋友一般,毫无违和感,这还是黄爸爸引导的好啊!自己不会的东西不要求孩子会,自己会的,只要孩子愿意学,一定可以学会。这就和一个观点有异曲同工。“以身作则,自己不会的东西凭什么要求孩子会,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孩子做到?”

是啊,当我们做父母的都做不到一件事给孩子做好榜样时,又怎么有资格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要求去做呢,强迫孩子只会消耗他(她)的积极性,让他(她)反感父母的做法,讨厌父母,内心也会封闭。说回自己,自己现在也是为人母了,设想几个月后自己孩子出生了,孩子长大了自己会像剧中的妈妈一样多尊重孩子想法吗?和孩子处成朋友吗?我觉得也很难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迫于现在教育压力可能还是会像很多父母一样,强迫孩子做自己都不能做到的很多事,又还不具备引导的能力。这是该所有父母思考的问题,我们尊重孩子内心想法了吗?没有的话,从现在开始学着做个倾听者,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处。

片段三:玫瑰机场送别何西

这个片段中相信不少人从眼神里也已经看出来了。年轻机长在与玫瑰的相处过程中爱上了她,但现在要去上学了,期待一年以后的见面……但玫瑰拒绝了

不要承诺未来,一年之中会发生很多事,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谁都不知道,不确定才是未来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好经典的一句话,也是好现实的一句话。未来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过早承诺最终也抵不过现实的毒打。这又像曾经的自己了,呵呵。

年少时,谁都以为承诺的誓言会成真,哪想,它竟去了远方没有归期,没有返回的航线。人生本就充满一切不确定性,变化才是宇宙中亘古不变的定律。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追忆昨天,珍惜今天,把握明天,才有创造美好未来的可能。既往不恋,珍惜当下身边人和事,未来不堪其扰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该有的姿态。

这仅是个人感悟,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