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2019-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思优

事件:

自己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自己每次都想买质量好一点的,可是质量好的价格也就更好,我自己也就有点承受不住。内心有点纠结要不要这个东西。有时候自己买了回来,当时是觉得用到很多,可是后面就可能放在一边落灰了。心里呢又会觉得自己在浪费钱。没有一个长远的考虑。

5why

1.为什么不去选择性价比好一点的呢?更适合你的呢?

因为我觉得性价比是相对的,质量和价格对称,但是质量并不一定是好的。

2.质量好的对你来说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我比较在乎使用的感受,还有质量好的以后还能用。不然买回来没两天就坏了,这就更加头大。

3.使用的感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用的时候舒服,就像我用笔,喜欢用笔杆粗的。

4.舒服又意味着什么呢?

不抗拒啊,心里面不会毛毛躁躁的。

5.为什么会毛毛躁躁的呢?

因为不喜欢那些不适合我的东西。

6.那你能告诉我什么对你来说是适合的吗?

舒适度等等。

7.那你一直提到舒适,那舒适的一定就是价格高的吗?

不一定。舒适与否与价格无关,就像自己的耳机,听起来很舒服。

8.那还有一点,你为什么不去进行一个长期的考虑呢?或者说做一个风险评估呢?

因为我当时迫切的需要,专注度在我需要这个东西这个点上。

总结反思:

迪士尼策略用的时候别人是批评家前置,我是直接扔了批评家(心疼一波)。所以说,我自己的关注点是想用的更加舒服,不一定要挑贵的,让自己经济有点紧张。这二者并不是封号关系。

金句:澄清自己关注的那个点,做好风险评估。

边界:

1.自己关注的点是否能够澄清清楚。

2.澄清过后,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办,自己又接受不了经济压力怎么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