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精力管理之——每日三件事的执行
近几年,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明显感觉免疫力在下降,精力在下降,但是生活似乎才刚摆脱年轻时的懵懂,正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滋味,对自己的成长也越来越有要求。那怎么弥补这对矛盾的缺口呢?

春节期间听了得到APP上的一门课《怎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课中谈到,为什么我们要做精力管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汽车,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拉力赛。时间管理就是安排我们比赛每天的日程,而精力管理就是提升汽车的状态。有道理吧?我是很认同的。
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精力呢?
课程中提出了精力金字塔的概念,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其中体能是塔基,而意义感是塔顶。
个人觉得这4层,其实也是密切关联的,比如有了明确的意义感,也能促使我们去锻炼自己的体能;而有充沛的体能,也是我们保持正面情绪和注意力的坚强后盾。
课程分别从这4层展开,阐述如何通过“运动、饮食、睡眠”等来提高体能,如何控制情绪,缓解焦虑以及如何高效使用精力。最后,将这些理念凝练成一张贯穿在一天行程中的行动清单。
我觉得这个清单非常有价值,从每天早上简单的7件事,到晚上睡前的7件事,让自己过上精力充沛,目标感和意义感都非常强的一天,能感觉到每一天的成就感。
我从13年开始学习GTD时间管理,主要就是做清单,之后跌跌撞撞地,试过许多提高效率的工具,也有一定的效果,但还是经常陷入“事情做不完”的魔咒,感觉焦虑。
这次主要改进的地方,是在每天的重要三件事的处理上。
我发现之前行动清单执行不好的常见原因有:
1.目标不够具体,有时候就是脑子里初略想想,但是真正到要执行的时候,事情一多就忘了这三个目标到底是什么。
2.目标太大,一天里完不成。有时我们觉得压力能形成动力,多排一些事情,就能多完成一些事情。然而事情多,时间少,事务积累起来完不成就会有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拉低人的情绪能量,又让人效率大打折扣,造成恶性循环。
3.没有按照清单来行动。制定完就忘了,一天过去了,才发现走偏了轨。
4.没有回顾和反思。一天的行动完成得如何?有没有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没有可以改善的依据。
在精力管理的行动清单上,针对每天三个目标做了分解:
1.早上,在手机上将今天最重要的三个目标记下来,并在脑子里想象,这三个目标完成后的那种快乐。(用手机记录,避免空想,目标不明确。想象目标完成后的快乐让人动力十足。)
2.去办公室的路上,在脑子里回忆,提醒自己,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并且去仔细策划这三件事的过程。(这也是SMART的过程,什么时间做,怎么做?需要什么人配合吗?)
3.开始工作了,立即开始做这三件事,如果有其他事情插入,之后也要通过回顾清单,继续完成那三件事。(这是执行的过程,尽量不做清单以外的事情)
4.睡前,回顾一下自己今天那三个目标有没有完成,回顾一下日程,看是不是把重要的时间都花在重要的事情了(这点很重要,可以帮助锚定中长期目标)。之后再对第二天的日历进行简单的准备,运筹帷幄的感觉也有助于我们睡个安稳觉。
认真操作这4个步骤,基本就弥补了我之前使用清单的不足之处。就像学GTD时邹鑫老师说过的“做事靠系统,不是靠感觉”,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稍做改变可能就能改善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