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国际工程承包的五大趋势

2020-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内心期待宁静

把握趋势,赢得未来

                                                              ——马云

一个人要想把握趋势、赢在未来,就需要有一双可以预见未来的眼睛,用天时、地利、人和,用行动去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格局见结局,趋势定一生。

                                              ——姚启昆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雷军

2006年,朋友花50万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2007年底卖出时赚了120万。接着买了第二、第三套,以后的8年间,共计买卖十几套实现财富自由,疫情之前刚从南极看企鹅回来。

今年武汉疫情捐出1.5亿的快手网红辛有志,2019年直播带货150亿,90年出生于哈尔滨农村的他身价已经超过20亿,实力碾压一线明星。

同样抓住趋势红利的雷军,借着功能机更换智能机的机会,仅创立两年的小米手机2012年就创造了719万台的销售奇迹,他个人也成为2014年福布斯富豪榜前8名的超级富豪。

趋势如此重要,以至于周金涛离世四年后,他那句“人生发财靠康波”的名言依然不断地被验证,且屡试不爽。在这里,我也想和同行们聊一下国际工程承包的五大趋势,争取踏准工程行业的“康波”。

一、资质门槛提高

      国际工程承包门槛不断提高。无论是去年在南亚还是今年在东非新招标的400KV的输电线路,业主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不断提高,普遍要求同等电压等级的业绩不少于三个,投标人所在国之外的项目不少于两个,金额超过4000万美金,时效十年之内。不仅如此,特殊业绩另外详细规定了完工线路的长度。

        抬高资质要求后,同国内项目投标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的投标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参与此类项目报价的企业一般在10家之内。中国承包商除了几家老面孔外,剩余的1-2家联合体便是咱们泱泱大国的全部“家底”。

      国际工程市场的“老人”不难看出,这高门槛背后总能闻到”恒河“国内的咖喱鸡块气息。

二、国际多边联合

      多国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或财团在近几年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涉及行业越来越广。已从早期的石油炼化、矿山开采领域逐渐扩展到轨道交通、港口码头、能源电力领域。联合体分别由欧洲财团、中国的生产企业和所在国的土建公司组成,蛋糕被“政治”划分之巧妙可见一斑。

三、投建营一体化增多

      为规避传统建设模式的弊端,解决项目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难题,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企业从顶层设计入手,业务形态由单一向全面服务转型,商业模式由EPC、BOT等模式向投建营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延伸。通过采用投资开发、海外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打通从投资、融资、建设管理到运营整条产业链,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掌控。

      一体化同时解决了业主的资金困扰和项目建成后营运维护的难题,是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业主所接受。

      甚至在现在的工程承包行业有了“不懂投建营,别混工程圈”的说法。

四、项目规模两极化

      大型水力发电站、核电厂、燃煤燃气电厂、超远距离超高压输变电项目、光伏光热项目投资一把都在几亿美金以上,而港口、码头、高铁、工业城园、新首都等项目更是高达几十亿美金。这类项目对资金、技术、业绩、规模都有着超高的要求,放眼全球,也没几个“玩家”够格参与。

      而剩下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施工环境恶劣、资金没有保障的项目也像磁铁的“阳极”一样不由自主地和那些属地化“阴极”牢牢吸附在了一起。不给外来的承包企业任何“插嘴”的机会。

      在这种项目规模两极化的趋势下,中等规模的承包企业如果无法迅速扩大,就只能去降维挤占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最终行业进一步集中,大企业继续扩张,中等企业瘦身成小企业,小企业退出市场。

     

五、要素公司一体化加快

      为了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增强中国承包商在国际上的实力。从去年开始,住建部开始调整工程承包资质的种类和要求,并推行工程总承包代替过去规划、设计、物资采购、施工割裂开展的模式。

      电力、通讯、交通、建筑等行业内的企业迅速进行整合,设计院、生产企业、施工单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分别进行重组、收购和垂直一体化进程。这也会迎接新的工程承包行业时代的到来,国内表现出色而国际碌碌无为的现象将彻底结束。

个人预测:

      垂直一体化最后取得成功将来自较好实现数字化的创新型生产企业。拭目以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