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变现,你或许太功利了
01
过去,大多数人写文章通常出于这几种目的:
第一种,出于工作需要。从事文职工作的人,比如秘书、编辑,作为一项工作技能,即便是现在,从事这类职业,对文笔要求依旧很高,毕竟关系到全家老小的衣食住行、生活质量。
第二种,出于情感宣泄。最普遍的就是写日记,创作(比如写歌词)也算包含其中。这个对文笔的要求就轻松得多,因为主要写给自己看,哪怕是流水账,自己开心就好。
第三种,记录和联系。比如记事文章、书信等等。
其他,比如考试需要。
现在,信息化时代,自媒体红利期,稍微有点文字功底的,站在风口往一处使劲,多少会靠写文章赚点外快。
若下手时机早、准、稳,成为大V,站在自媒体的金字塔顶端,一年光广告收入相当可观。完全不比那些开着小厂的老板混得差。
随着变现形式的愈来愈多样,自媒体“大神”们纷纷开设课堂,教授“嗷嗷待哺”的网友们如何斜杠、如何靠写作变现,实现财务自由。
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双赢,开课老师赢得了收入,学员们节省下摸索时间,获得了变现资源。
实际上,理想状态到底只存在于理想层面上,现实比想象中要骨感得多。
同一个流水线“生产”的学员,质量参差不齐。
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脱颖而出。大多数学员面临着“写不下去”“文笔尴尬”“说教式写作”“江郎才尽”“素材积累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套路人人都学得会,就像起楼房的框架都搭得起来,但是有的人装饰成了简约北欧风,有的人装饰成古典中国风,有的人只能是副空架子。
02
拉开差距的背后,源于我们对写作的“误会”。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言:
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我们误会了写作是有技巧的,技巧是要训练的,训练是要长期坚持才能熟能生巧的。
我们也误会了写作是讲究积累的,脱离了积累光写感受,到头来很可能“为赋新词强说愁”,缺乏深度。
人人都会说的话成不了金句,人人都能想到的观点就称不上洞察力。
翻看咪蒙的豆瓣,2010年~2014年光是标记已读过的书就有476本,2006年~2016年看过电影564部。
截图1 截图2平均一年读书约95本,看电影约51部。排除重复阅读次数、标记时间和阅读时间不一致的情况,这些数字仍然具有一定说服力。
你会发现她的成功虽然不是无法复制的,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复制的。
速成的成功不叫成功,那叫一时得意。
脱离了阅读基础的写作就像头重脚轻的豆腐渣工程,台风过境,谁倒谁知道。
03
“读过的书记不住”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对此困惑的解释大致相同,三毛的就显得文艺地多:
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
其实他们仍然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我曾经为了刷阅读量坚持每天再忙也要看点书,即便遇见自己不爱看的书、看不下去的书也要硬看,逼自己读下去。
翻完最后一页常常要喘口大气,认为实在不容易,一字一句不落地完成了任务。
从此这本书就归类为“看过”一类,同时也深藏书柜,不想甚至害怕再看第二遍。
现在回想起来发现那段阅读时间,除了打卡式地阅读,我根本没有从读书中体会到乐趣,更不用说获得某种能力了。
我的阅读体验是痛苦的,我将这个当做作业来应付,从一开始态度就出现了本质错误。
虽然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下去,但过目而不过心,没有进行深度思考,想必这些文字除了增加心理负担和眼部疲劳,没有对我的谈吐和写作能力起到一点作用。
试想一个人如果对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只认得雍正和乾隆,那么他一定无法对《红楼梦》有独到深刻的见解。
意识到自己对待阅读太功利,我开始放下写作立刻变现的野心,广泛地读书、深刻地思考,及时地转化并记录。
写作变现是场马拉松,不同于百米赛跑,它考验的更多是耐力。
吸引眼球的标题下是华而不实的内容,充其量只是昙花一现,想要做常青树没有厚实的基础怕也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