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策的去留决定
今天是10月18号周一,通策医疗的股价是235.03元,市值是754亿,市盈率是91.15。
买通策是因为两年前买了爱尔,因为他俩逻辑相通,爱尔几乎是改变我投资命运的一家公司,买入后不断的新高,两年前也看到了通策,为什么一直没有买呢?
一直不能接受策策的业务太杂,除了牙科还有辅助生殖、眼科他都有,不像爱尔眼科,看股票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广告费都可以省一笔,我不喜欢一家公司业务太杂,什么钱都想赚自然什么都做不精。
今年为什么又接受了呢?7普之后老龄化人口确定了,所以通策相比别的行业确定性是有的,加上已经买了两年多的爱尔,对医疗这个行业也不陌生,毫无压力的分了一部分仓位买了通策,爱尔稳健、通策爆发力强,一个攻、一个守,搭配起来没毛病。
在三季报不达市场预期的两天后,已经连续两个跌停,市场已经把通策的舆论推到了高潮,在雪球已经成了热门股,蹭流量为了吸粉的V们个个都来踩一脚。在这种情况下,董事长先在微博里回怼了一些人,火药味还不是那么浓,至少看起来正常。
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董事长吕建明先生居然来雪球和人互怼,怼第三个贴的时候,我看出来他情绪被吊起来了。作为小股东的我平时什么也不能做,第一反应就是去阻止他,不要让他情绪发酵,我在雪球私信他,大概意思就是雪球的人不要理,他们会没完没了。
我一个小股东能做的也就这些了,我也没想到吕董还回复我了,虽然回复的很简单,但我还是感受到被重视了,对策策的好感度也上升了。人嘛,免不了不理智,就凭这,就能让我对策策好感度上升。
没想到就过了大概十几分钟,群里有人截图他最新的回怼别人的贴,内容我看了真想钻地缝,还有群友艾特我让我看,吃瓜的时候永远都有这种嫌事儿不大的人,在你面前晃悠。
昨天到今天没有丝毫慌乱,因为这轮下跌它跌的最多,在我的持仓里已经占比最小,还有公司业绩没问题,行业更没问题。董事长个人的怼人行为,不足以改变公司的基本面,后面该新高还是会新高的。他敢这么怼人也说明真有底气,但我个人来说,不放心这样的董事长。
现在是行业增量确定,也几乎没有什么难关要跨越,按部就班的去做,公司就能越来越好。但是,万一中途有个什么变数呢?这么不能管理自己情绪的董事长,能否排除万难勇闯难关呢?我的心里有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有人拿马斯克、林园,都怼过人做例子,马斯克是美国人,人家的特斯拉,就是比其他新能源车高出几个段位。林园是投资人,也不需要和任何人合作,所以他们几乎不受影响,照样一直牛,但我们的通策,具备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么?
你开的是医院,会不会有人因为你公开怼人,损失潜在客户,影响业绩呢?和下属产生分歧的时候,怎么去协调呢?一个公司做强做大靠的是带好队伍,公司越大人越多,而和人打交道最容易有情绪,能否管理好呢?做投资,可以错过,但不能买错。
通策医疗行业以及公司,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问题,大逻辑短期也不会改变,买通策是看中它的爆发力,和爱尔做个互补,显然它在我这里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那就没有必要留着它了,到什么时候卖呢?
新高或者接近新高附近,就是市值在1300亿左右的时候清仓策策,这波闹剧让很多散户下了车,新高应该要不了多久。到时候正好把卖策策的钱,还掉爱尔和片子的融资,这样爱尔和片子一股不用卖出,医疗行业有爱尔就足够了,资金进一步的集中。
虽然这属于个的操作思路和想法,但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被人怼,或者失去几个朋友,谁人股不分的怼我就拉黑,因我卖出,觉得我不再是朋友也可以拉黑我。不是我对这些股友没信心,当初卖酒鬼已经领教过了,做投资做昏头的人太多。
决定做了,提前写下来,到时间就无脑执行,不被任何人绑架操作思路。不无脑信谁跟谁,永远对自己诚实,错对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