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人物稿情感故事

高考语文148分的状元,谈语文高分“秘诀”到底是什么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3579人  静定如常

才一年级下学期,兔子的语文成绩却徘徊在90分左右,我问了一个期中语文考100分的二年级孩子妈妈,她说:“我就让孩子每个生字、生词至少各写5遍,让他把基础打扎实。”有的公众号里,语文专家却在介绍,语文学习方面,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孩子到底是该抓阅读还是抓基础的字、词、句子?对于它们的比重到底如何分配?我心里多少有些疑团。

今日,北京市语文148分的状元孙婧妍分享了她的语文学习方法,给了我焦虑的心一些些暖意,也希望能给家长朋友和孩子们带去一缕缕和风。

01

语文学习并不需要做太多题目

很多人觉得,要想语文成绩好,就得多做题。孙婧妍听到这样的话,表示很诧异。在她看来,语文从来都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分数高的人,语文素养不一定高,有可能只是掌握了做试卷需要的某种东西,试卷之外的,仍旧是空白的;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却不一定会太差,因为他有足够多的语文知识储备。

在她看来,培养高素养学生比培养高分数学生更重要。

有语文素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两样极其重要的东西,读书和写作。

02

关于读书

一本言情小说能给人一时的愉快;参考书升学有用,高考完就抛到脑后了;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是永恒的、难以磨灭的,通过阅读名著带来的精神洗礼,很可能滋养人的一生。

选了好书怎么读?一本好书至少值得阅读2—3遍,第一遍略读了解书的结构和内容。第二遍精读,摘抄,把握整本书布局及其中巧妙的铺垫和伏笔。到第三遍,会写类似专题研究心得,如对整本书作出探讨,或者提出某种表达的质疑。思考,品味,研究,甚者质疑,读书才真正有意义。

读书不在于快和多,在于通过阅读修养一颗宁静、富有感知力的心灵。

孙婧妍从小学起,没有一天间断过阅读,读名著、国学经典、诗歌、历史、哲学、时事。每天短则二十分钟,长则十个小时。即使高考前,也是每天至少抽一小时来读书。

书读多了,自然有了语感。也许你并不能讲清楚答案为什么是这个,但你一定能做出正确答案。

世界上任何一本经典都是长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其语言最为准确,质量最为上乘。当一个人读多了经典,再回头做试卷,他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正确”的语言。

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的最直观的好处。

03

关于写作

以应试为目的的写作,孙婧妍建议六个字:多读,多仿,多写。

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都很会写作。看了足够多的文化精品,东模仿西拼凑,再拿出自己的一点点领悟,合成成品,也足以令人拍手叫好。

先模仿。孙婧妍最早写作,始于模仿。不管是何种作家,只要她觉得好,就会按他的风格仿写。小学时她模仿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者的风格,后来模仿过鲁迅、郭敬明、村上春树、钱钟书、三毛、杜拉斯……

后由模仿到创作。东西写的好,与其说是天赋,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开车、洗衣、做饭一样。她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她不叫事。但这背后,是她从初中起不间断的练笔。春蕾杯一等奖?高考满分作文?登报凳刊?都是这么一点点练出来的。

04

语言的内核

孙婧妍特别提到要感谢她的父母,明智、感性、性格中有些浪漫主义因素的父母。父母在她语文启蒙教育上并没有看她认得几个字、标出几个拼音、读出几个词语,父母从没有要求过她这些东西。

父母是最早让她明白语文内核是什么的人。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诵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她,在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复杂的语法规则背后,在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的精神和情感,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

她永远记得父亲为她完成小学所有抄写词语的作业,让她在父亲抄写作业时去读自己想读的书,永远记得自己第一次为书中的欢乐欣喜若狂、第一次为书中的悲惨泪流满面……

语言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目的。语言是为了表达精神,为了为这个世界表达爱、表达美、表达动力、表达希望。

经典的文学作品,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文字多么华美、布局多么复杂、词语多么精准,而是它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用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很多成功的作家,出道时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很低,但为何后来成为语言大师、文学巨匠?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语言的内核,知道该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也知道运用语言表达些什么。

只要能运用语言去传递你想要送给这个世界的东西,那么,你在这门语言上的学习就是成功的。

孙婧妍谦虚地说,她常写错别字,搞不清字音,乱用成语,写作方面也没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简直毫无章法。但值得庆幸的是,她说的话,大家认为有道理;她写的东西,能感动读者;她通过文字传达的思想,可以影响一批又一批人。

这是她为什么如此热爱语文的原因。


齐凡齐第五期写作课学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