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拍照吧(图文原创)
那就拍照吧
——LCA的故事与新事
有的相机,是拿来用的;而有的相机,纯粹是拿来玩的。
有的相机,就是“器材”意义上的相机;有的相机,是文化,是态度,甚或是流行时尚。
前者,那些拿来用的“器材”意义上的相机,随处可见耳熟能详;而后者,那些加持了文化、态度或流行风尚的相机,是个性而又小众的——比如,我的LCA!
在拥有一台LCA之前,我接触到的概念是Lomo。
那段时间,我经常出没于大沙头二马路的盛贤摄影器材城,结识了几个卖东西的店主。实体店就是这样,大家除了买卖,还喜欢在一起交流沟通,互通有无。就算不买东西,摸一摸聊一聊过过瘾吸吸毒也是好的。某次又去摄影城溜达吸“毒”,无意间在某家常玩的店里,见到一个年轻的小哥,正和店主拿着一台很少见到的相机说笑。凑过去加入陪聊,再拿过相机把玩一番,除了觉得很塑料、很傻瓜之外,也不觉得有什么出奇之处。后来,小伙子从背包里拿出一叠冲洗好的4R照片,一张一张在柜面上铺开,铺满了半个柜台,如同变魔术一般,这些照片在我眼前解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当时就有点被震到的感觉。是的,单张看,这些照片挺普通,用常规标准衡量,有些照片甚至可以说是“废片”,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或者还暗合某种秩序的时候,感觉完全不一样。
确认过这些照片就是用这台看上去很不起眼的相机拍下的,越发兴趣盎然,几个人聊得非常开心,就在这次沟通过程中,我知道了两个新名词:Lomo,还有LCA。
Lomo,是Leningradskoye Optiko Mechanichesckoye Obyedinenie、也就是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的简称,据说是前苏联最大的光学仪器厂。初代产品就是LCA,原本是作为间谍相机设计制造的35毫米自动曝光旁轴相机,最初是模仿莱卡的Minox,一直生产到了八零年代,然后就停产了。按说这种塑料制的、低科技的相机,在日产的、同样是塑料制造但科技含量(尤其是电子技术)高很多、成像也明显好得多的相机冲击之下,应该早就消失在江湖上了。但是,峰回路转发生在1991年。1991年,两名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捷克布拉格旅游的时候,发现手头没有相机用。于是,他们在街边的一家古董商店买了台LomoLCA——没别的,图的就是它够便宜。回国后,他们把在布拉格拍到的照片冲洗出来,然后做了一次展览。照片贴满了一面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相机拍摄照片的、个性极为鲜明的展示效果,使得LomoLCA声名大振。而此次展览吸引的,主要是追求时尚浪漫感的文艺青年,以及性格洒脱放浪不羁的叛逆者,LCA产生的暗角和浓艳的色彩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眼球,纷纷向这两个家伙询问并求购这种原本岌岌无名、早已消失在江湖种的器材,于是,这两个家伙一边拍照片搞创作,一边开始带货,市场上仅存的库存现货,很快被这两个家伙卖得七七八八了。到了1996年,这两个饱受缺货痛苦的家伙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找到Lomo厂,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该厂的负责人恢复生产LomoLCA。该机恢复生产后,立即被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抢购,并由此诞生了Lomo文化,创造出了“lomography”(LOMO摄影)这一新词。
当然,当亚洲制造开始崛起之后,LCA的生产以及新衍生型号的制造转移到了香港和大陆地区,那是后话了。
随着Lomo文化的兴起以及产品的逐渐丰富化,Lomo 不再特指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Lomo 相机也不再特指LCA。Lomo ,变成了Let Our life be Magic and Open,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开放、充满魔力(魔幻感?)”的意思。按照音译,Lomo变了成“拉玛、乐魔、裸猫、乐摸”等等名词,听起来更显潮流或更觉魔幻。我最喜欢的音译是“乐摸”——快快乐乐地做个“抚摸党”,正合我大部分时段下的“玩机”模式。尽管它是一种低科技相机,但是,它的拍摄方式和成像效果令人着迷,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摆脱高科技的数码产品对我们的深度干预甚至绑架,让拍摄本身就充满了“简单、随意、潮流、年轻”等体验。
而Lomo,不就是简单、随意、潮流、年轻,不就是无拘无束去体验、快快乐乐地去创造么?如同在坊间流传的LOMOgrapher十大戒律:
1、不分昼夜,相机随时待命;
2、LOMO是生命的一部分;
3、从头顶或屁股的位置拍照;
4、愈近愈好;
5、不要多想;
6、动作要快;
7、无须知道你要照什么;
8、不用设想你最后拍出的是什么;
9、随便组合你的照片;
10、忘记以上规则!
尽管我也不是完全认可这些规则,并认为其中某些“条款”装逼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但是,并不妨碍我几年后真的入手了一台LCA,我还是对于它的色彩和暗角稍有执念呵。我带着这台轻巧的、结实的、其实手感还算不错的相机,走过了一段人机相伴的时光。正如它的戒律所说的一样,我和它形影不离,我用它拍一切我看见的、它可以拍或者不可以拍的东西,虽然我做不到完全不去想象自己到底拍了些啥,但是,我尽量逼着自己不以传统的方式来构图,或在拍摄前就“提前想象”。或许是自己受传统拍摄理念影响太深,也或许是自己使用LCA的经验不够,拍出来的照片不算太差,但是,也没有我想象中的惊喜。
但是有关系吗?我觉得没关系——如果老是用传统拍摄的标准来衡量Lomo相机的成像,本身就是不合时宜的。随意随心、边走边拍,享受过程的快乐、而不是老是惦记着拍摄的结果,真是满有意思的。 所以,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重要的不在于你到底做出了点什么,而在于你的认知是什么。有的相机像素高,那就拼像素好了;有的相机造型特别漂亮,那就拼颜值好了;有的相机对焦速度特别快,那就拼速度吧……但是,对于胶片机而言,尤其是对于LCA这种从解像力、到拍摄速度、到成像效果,LCA真心乏善可陈,基本上不可能与其他“大厂”相比的小众机器而言,它到底拼的是什么呢?况且发展到今天,胶片拍摄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根本不可能像十几年前一样,民用胶卷批发价才几块钱一筒,柯达富士冲洗店满街都是,拍摄者只须拿着相机,没心没肺地乱摁快门,扫射就好了。现在,每按下一次快门,都能听到钱包缩水发出的“咝咝”声,令人心疼啊。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这台塑料感十足、成像效果难以预料的相机,依然拥有自己的粉丝团、而且他们的年龄相对更年轻呢?
LCA拼的就是“认知”啊。
如同说起尼康,大家就会谈“成像锐利”;说起佳能,大家就会想到“色彩丰富”;说起蔡司,大家马上两眼放光满脸景仰;说起徕卡,更是动辄“光学神话”恨不能顶礼膜拜……“锐利、丰富、景仰、神话”这些东西,其实与技术内核以及各种指标无关,但是,与我们的“认知”关系很大,与我们基于“感觉”之上的“认知”关系很大。
当使用者拿到一台LCA,第一感觉是“没有压力”,因为机身上不像常见的其他器材,密布着各种按钮及大小屏幕;第二感觉是“使用简单”,不用考虑精确曝光、不用学习精准对焦、不用考虑景深、不用害怕拍不清楚,甚至连在其他相机上就是妥妥的“瑕疵”——比如暗角、曝光过度、重曝、漏光啥的,在LCA上,居然是有趣的“特色”。如果再加上它偶尔出现的诡异“鬼影”,浓艳饱满的色彩,感觉真是“很不一般”。它有意无意地迎合了年轻人的“感觉”,尤其是“新鲜感”和“差异感”,当这种感觉转变为某种认知、进而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看待世界的方式时,LCA就已经不是一台相机了,它承载的是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拍摄的认知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
所以,它是态度、是感觉、是认知、是视角。
世界广袤无垠,生活纷繁芜杂,当我们对其感觉到无力、更不可能去奢望凭个人力量改变它的时候,至少我们还有相机,还有Lomo和LCA。事件一旦结束,一切为时已晚,时间无法逆转,我们再也无法重新回头,当我们真正知道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不用瞻前顾后,不用害怕失落,不用怕暗角,不用担心构图不够完美,重要的是,拿起相机,拍照吧!
我用它记录时光,我享受拍照的过程,我让自己平凡庸常的生活有机会留下些不同寻常的色彩和场景,有什么不对呢,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