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营·隋唐ll澶渊之盟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是一场关于国家兴亡的抗争。
在历经沉浮后,改革的硝烟已经慢慢散去,但是当初为了富国强兵的变法,最终却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果,一步步的把北宋王朝推向覆灭的边缘。
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变法?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呢?变法又给北宋王朝带来了什么?
公元976年10月,不满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死去,关于他的死因,有所谓斧声烛影的传说,号称千古之谜。
16年前,他靠政治阴谋夺取了统治权,16年后,他的地位又被另一场政治阴谋所夺得,继承帝位的是赵光义,宋太祖的弟弟也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在即位之初就发誓要继续推行宋太祖的政策,实现他未竟的梦想,以此证明他是忠实的继承者,为此,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大型科举,实行重文抑恶政策,确立文官政治,公元979年,他亲自率军攻灭了北汉,其后两次进攻辽国,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灰心之余,他逐渐放弃了收复燕云16州的梦想,转而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政治上保守的气息开始弥漫,宋朝的统治开始出现积贫积弱的危机。
这一切构成了北宋中期变法运动的原因,宋真宗即位之初就面临辽军侵边的威胁,公元1004年。
辽军又一次南下,逼近黄河。朝臣提出迁都避敌之意在主战派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被迫御驾亲征,结果宋军士气高涨,抗辽行驶一片大好,并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
但就是在这种对宋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公元105年宋却与辽在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签订了屈辱的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其内容为: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虽然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盟约,但是他却保证了双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和平的局面,澶渊之盟后,宋朝举国上下顿觉,天下太平,统治阶层由燕降了,疏于政事,宋真宗也日益昏聩。
听信奸臣王钦若的谗言,罢免了宰相寇准的职位,又制造天书风扇的闹剧,使宋太宗以来逐渐形成的积贫积弱的局面更加积重难返。
到宋真宗的儿子宋仁宗时期,局势更加紧张,北宋和西夏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边境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