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精力管理手册》
本书简介:你是否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时间不够用呢?作者以自己为例,坚持早起20年,每天4点多就在新浪微博、微信社群打卡。全书从五个方面讲述精力管理,包括1.控制情绪;2.运用意志力保证充足的体能;3.正确休息;4.为情绪账户储值;5.反复铭刻自我修炼。
作者简介:张萌,时间效率管理专家、畅销书作家、“下班加油站创始人”、“极北咖啡青年创新加速器”创始人、“立德领导力创始人”、“年度影响力作家”。帮助500万青年人提升个人影响力和职场竞争力。代表作《人生效率手册》、《加速:从拖延到高效》。
2017年、2018年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
2019年第五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作为青年企业家代表受到总理接见。
学习知识是为了改变认知结构,改变自身行为,最终改变命运。
本书共7章,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什么精力管理,二、精力管理的五个手段,三、树立目标,知行合一。
一、什么是精力管理
很多人会问?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时,就可以开始进行精力管理了呢?
你得问自己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好多时候都觉得自精力不够,经常犯困。
2.体重忽高忽低,或者持续肥胖,无法控制体重。
3.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总有借口不去做某些事。
4.因为焦虑而失眠,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
5.注意力下降,每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进入状态很慢,不像他人那样可以快速锁定注意力并找到心流时刻。
6.疲于奔命的感觉越来越强。
7.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
如果你遇到了上述问题中的两个以上,那你就需要学习精力管理了。
1.精力到底是什么?
精力, 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四个部分:体能、情绪、思维和意志。
精力管理就是我们通过主动调整自己,让自己的精力可控,让精力为我们服务。
比如,你一定会觉得每天做运动挥洒汗水的过程,可能是能量输出,但同时你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身体上的放松,这其实是能量的输入。
而这,一进一出正是一种能量守恒。
作者以自己为例: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但都会雷打动地每周进行四五次泰拳训练,一年进行300多场全国巡回演讲,每年阅读100-300本书,连续创业3家公司,走访44个国家,连续8年每年出一本书。
而这些,全是依靠一套科学实操的精力管理方法实现的。
2.时间管理|效率管理|精力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管理是如何腾出时间,拥有更多的可控时间;效率管理可以让你迅速进入高效状态,拒绝拖延症;精力管理能够支撑你在拥有更多时间的同时保持高效率,进入心流与忘我体验中。
精力管理是比时间管理、效率管理更为基础的一项底层能力。
3.精力不足的三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精力消耗特别快,你感觉能坚持,其实已经被“掏空”,比如你参加一场很长的会议,慢慢的,注意力就开始下降,很难再集中;
第二种表现,休息效果差,精力恢复水平差;
第三种表现,精力不足导致心力不统一。“心”就是你的想法,“力”就是你的能力。
4.精力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能支撑身体的健康训练计划;
第二,化解压力;
第三,提升休息、放松的效果;
第四,实现目标驱动;
第五,养成好习惯;
第六,全情投入,进入心流时刻。
精力管理是天生的吗?
不是,是有意识的练习。
有人认为生活是一场马拉松,但是,生活其实是由一系列短跑冲刺和休息拼接而成的。不要认为休息、放松是浪费时间。放松是为了有效产出,是为了积蓄能量,让你的下一次拼搏更高效。
5.精力管理“能量金三角”
能量输入:包括呼吸、饮食管理、睡眠、运动。
没有事情会随随便便发生,一切成功都是计划的一部分。作者打一场泰拳是90-100分钟,一周打4-5次,结束后,再做500个腹肌训练。
能量输出:掌控自己情绪释放的节奏与力度,这是能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能量守恒:每天保持情绪平稳。不能太亢奋、太难过或太生气。情绪的大幅波动会让自己的精力消耗非常快。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能支持你的精力。
6.什么正偷走你的精力
一是拖延症,二是过强的情绪偏好,三是体力不足。
7. 如何判断你处于强撑式的伪工作学习状态
第一,你每个月有没有额外的时间来冥想、思考;瑞•达利欧在《原则》中写道:人生带给他最大价值就是冥想,什么都不做,静静地度过一段宝贵的时光,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第二,你的情绪是否稳定;第三,压力很大的时候是否有释放的通道;第四,自我成长速度是否足够快。
强撑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生状态,唯有找到内心的梦想,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每天开心地拥抱美好的生活。
如何找到人生价值?
第一步:列出技能:比如会思考,为人冷静;
第二步:列出兴趣;
第三步:寻找特长和兴趣的最大交集。比如你喜欢健身,同时又喜欢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锻炼,就可以将特长和喜欢的事情连成一条线;
第四步:找到榜样人物;
第五步:描述榜样人物的生活状态;第六步,你是否期望成长榜样人物;第七步,设置计划路径。
二、精力管理的五个手段
(一)学会充电:好体能是高效能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体能是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其实并非如此。
什么是体能?
体能是人体适应外界的能力,没有好的体能,一个人就不具备赖以工作的基础。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柔韧性都是人体的体能基础。
体能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是适应万事万物的能力。
你会呼吸吗?
呼吸分三个环节:第一是外呼吸,指的是肺通气和肺换气;第二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三是内呼吸,就是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如何用冥想训练呼吸?
1.一个安静独自的空间;
2.身体感觉舒适(餐后一小时不能做);
3.挺直后背,放松身体;
4.通过鼻腔呼吸,向下进入腹腔;
5.集中注意力,聚焦于一处风景、一个物体、自己的呼吸上;
6.不分心,不为外物所累;
7.有规律的练习。
原来你总想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
如何让思维跟上工作的节奏,作为认为思维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并给出训练思维的7个维度:
1.系统性思维:建议读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的《逻辑大九讲》;
2.战略性思维:以企业家为例:立足现有条件,考虑时代变化,思考企业发展的一切可能性;
3.逻辑性思维:从情绪中抽离出来,用第一、第二、第三来思考和交流;
4.复盘思维:在做重要的事之前,用SWOT(态势分析法)来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结束后再回顾、梳理、总结经验教训;
5.设计者思维:比如看到一款产品时,你可以想一下背后设计者的思路;
6.对方盘思维: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7.利益分析思维:双方共盈。
(二)正确休息:排解压力的关键
大家知道,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的表现存在巨大的差异,著名效能专家吉姆•洛尔博士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就是,顶尖运动员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间隙恢复精力。有的运动员会把头跟肩膀摆正,调整视线;有的会自言自语。
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恢复体力?
第一是强迫休息:在课余时间,可以去洗手间,也可以喝水;第二是通过听音乐;第三是与喜欢的人聊天;第四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
同时要注意:一是要在5-10分钟内完成;二是它可以让你感到休息,而非耗神:比如避免与一些耗神的同时聊天;三是休息期间不能做决策;四是不能做影响心情的事情:比如看小说,因为小说的情节会让你的心情跌宕起伏。
停下来工作就有一种罪恶感是什么原因?
有的企业家每天一工作就停不下来,即使休假的时候。因为停下来让产生一种罪恶感。同时,会发现自己的体能越来越差,越来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当下的任务,无论何时都不能做到全情投入。脑中只想赶紧结束这件事情,好开始做下一件事情。
这就是压力成瘾问题。
张萌给出通过建立两套机制:一是长期的精力提升模式,二是给自己充足的间歇式休息时间。
事业是快乐的源泉
每当夜深人静时,张萌也会感到委屈,压力很大。但只要想想自己从事的事业(不是职业),以及产生的价值,就释怀了。
为什么?对事业的热爱。
因为爱会决定我们能否坚持到底,决定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压力和挑战。
如何塑造自己的超极限能力?
你是否有一种感觉,本来过去做得很顺手的事,自从开始学习,就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了。于是你会想方设法,全方位打开自己的能力认知,因此会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压力。
其实这就是从舒适区到焦虑区再进入学习区的,自我突破状态。它是自我提升的必由趋势。而你是否愿意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完全取决于你潜在的内心安全感。
比如,运动虽然很辛苦,但你可以当作这是身体完成自我突破,从舒适区到学习区的必要方法。
所以,一个人要想拓展能力,确实需要为了获得长期回报而适应短期的不适性。同时要定期进行修整,可以采用轻断食、度假、睡眠、运动的方式。
(三)情绪账户储值:活力充足的钥匙
有一天,你释放了自己的怒火,却发现,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整天,烦,什么事情都没做成。
你,被自己的情绪左右了。
从精力管理的角度讲,负面情绪不但会让我们效率低下,还会迅速消耗我们的精力储备。
面对负面的情绪,你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怎么做呢?
就是获得正面情绪。我们无法改变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内在的认知方式。
比如《思维改变生活》这本书就有一个方法:
笔者在“简书”曾发表过《思维改变生活》的读后感:https://www.jianshu.com/p/53a9305895d9。
影响情绪的一个关键的重要因素就是人际关系。
如何拥有满意的人际关系?
1.全面梳理自己扮演的角色:伴侣|家长|子女|上司|员工等;
2.给人际关系接触频率排序:10|20|150原则:10指的是你的至亲至爱,20是与你今年个人成长目标最为相关的人,150是20个人的候选人;
3.根据排序结果,用适当的精力维护对应的人际有关系。
这会让你在工作中维持好的心情。
情绪与体能一样,如果不经常锻炼这块“肌肉”,它就会萎缩。
给情绪账户充电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仪式感。因为当我们把一件事变成生活中的仪式时,它一会重复发生。而重复是塑造习惯的力量。
仪式感建立的过程,就是锻炼情绪能力的过程。
如何为情绪账户充电?
第一步,定位“目标肌肉”:比如自信心、耐心等;
第二步,设定期望成果:比如缺乏自信的人希望能够勇敢走上舞台;
第三步,建立“仪式习惯”:1.设定仪式频率:比如每天与同事沟通3分钟,2.补齐短板:在仪式时间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即缺什么补什么。
为了达到情绪管理的最高境界,你需要建立情绪的复杂和对立的统一。
如同菲兹杰拉德所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
4.为意志力充电:重塑思维的渠道
很多人认为,工作时间越长久越好。如果你能长期保持高产,往往会受到老板的青睐。而如果你中间稍作休息一下就不会得到奖励。白天抽时间运动一下也不会得到表扬,好像只有一直埋头苦干的人才会得到表扬,其实这些理解都有极大的误区。
这些老板并不了解“间歇再生”的含义。
因为思考本身就要耗费人体巨大的能量。如果你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足够的恢复,不仅会造成决策失误,创造力也会随之减弱,导致你无法合理评估风险及遇到的困难。
所以,人需要张驰有度。
人体的思维和身体锻炼不可分割,适度的身体锻炼会增加你大脑的认知能力。当你运动的时候,会有更多新鲜的氧气被吸收。这不仅能给我们的“思维肌肉”供应能量,还会生成刺激人体兴奋的化学物质,帮助修复脑部细胞。
什么是意志力?
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设定自己的行为,克服其中的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简单讲就是,你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对你决心的服从。
意志力的四个关键点是:第一,确定目标;第二,根据目标支配行为;第三,克服困难;第四,实现目标。
如何做一个有意志力的人?
要做到热情、毅力和承诺。
第一,热情:作者以自己举例,平均每天工作10-20小时,数年如一日,完全是处于对事业的热爱。
第二,毅力:比如每天4点起床。
第三,承诺:比如承诺减重2公牛。
在作者看来,热情和毅力就是价值观和使命感。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必须要赋予它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就是在生命中不断找寻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这是价值观成型的过程。
赋予生命的意义,需要有利他之心,而利他之心,能够拓展人的意志力。
如何养成利他之心?
一是每天至少帮助一个人,二是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三是建立目标以激励自己,四是多与比你优秀的人相处。
(五)反复铭刻术:自我修炼的秘籍
坚持养成习惯,实际是在降低自己的思考能耗,从而能够直接完成目标。突破性的创意,往往孕育在习惯当中。
习惯养成分需要经历70天、100天和365天三个阶段。
三、树立目标,知行合一
你树立的目标越大,就要比别人更高效的未完成日常工作,这对你的精力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如何树立目标?
首先要问自己11个问题:
第一问|你想做哪种类型的工作?
第二问|你期待的年薪是多少?
第三问|你想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第四问|你想开什么样的车?
第五问|你想穿什么品牌的衣服?
第六问|你希望别人如何看待你?
第七问|你想如何帮助他人?
第八问|你想变得知识渊博吗?
第九问|你希望去看看哪些地方?
第十问|你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第十一问|你如何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
其次要评估自己现状:
第一问|你对现在的状况满意吗?
第二问|为什么你对现状很满意?
第三问|你对自己现状哪些地方不满意?
第四问|你要如何改当前的处境?
第五问|你开始积累社会资本和人脉资源来实现目标了吗?
第六问|你现在有没有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
第七问|你敢于真诚的面对自己吗?
最后,人生的加速度=[目标增量(人生11问)-目标存量(人生7问)]/可控时间。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唯一可控的时间就是早上起来的那段时间。如果你做到早起,就有可控时间。
张萌坦言,自己曾多次因为工作非常忙碌,晚上加班而第二天没有坚持早起。然后一整天都非常焦虑,感觉自己今天一点儿可控的时间都没有,只有无数的事务性工作。觉得自己完全被掏空一样,没有一点输入的时间。
笔者,对此也深有体会。
当你晚上下班回家后,有了可控时间,却要陪伴家人。真有了可控时间,却到了想睡觉的时候,这也是成年人无奈的现状。
如何知行合一?
比如你看一本书,要做到,一是这本收带给了你什么新知,二是它改变了你过去什么样的观念/想法,三是读完后,你要做出哪些改变。
张萌为了做了自己自己不生气,采用了21天的训练,每天在“人生错题本”上复盘自己生气的原因。后来发现,问题出在不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坚持到第7天时,又发一次火。当晚再在“人生错题本”上反思时,神奇的时,一直到第21天,再也没有发过火。
你的年龄越大,扮演的角色越多,可控时间越少,比如照顾老人。所以你需要通过五个精力管理工具,相信坚持的力量,提升自己效率系统,持续遇见更好的自己。
总结一下,我从三方面进行了分享:
一、什么精力管理:1.精力管理概念;2.时间管理|效率管理|精力管理|的区别;3.精力不足的三种表现;4.精力管理的作用;5.精力管理的“能量金三角”;什么正偷走你的精力;7判断处于强撑式伪工作学习状态。
二、精力管理的五个手段:1.学会充电:好体能是高效能的基础;2.正确休息:排解压力的关键;3.情绪账户储值:活力充足的钥匙;4.为意志力充电:重塑思维的渠道;5、反复铭刻术:自我修炼的秘籍。
三、树立目标,知行合一:如何树立目标并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