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吃臊子面
今天不吃臊子面
“同时九年义务教育,你为什么就辣么优秀?”想必这个抖音段子大家不会陌生,而同是小麦面粉,为什么在陕西能够“面面俱到”,做出如此之多的美味?不错,关于面食,三秦大地真是博大精深。
没到过陕西的人,真想象不到,同是小麦面粉,在这里竟能做出如此花样繁多、精巧别致、美味营养的经典面食。到过的人则都知道,陕西这地方历史悠久,王气浓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能人异士极多,对面食文化的创造和挖掘更是自古有之,恐怕就是面食的记忆基因驱使吧。在这里,面食种类丰富多彩,多的每天吃上一种,一个月足以不重样。那么,今天我们姑且不吃臊子面了,来一碗闻名遐迩的扯面吧!
扯面,又叫biangbiang面,也叫裤带面、油泼面,是陕西非常有代表性的日常面食,自古以来颇受省内外人士的喜爱和推崇。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
东一扭,西一扭,
左一长,右一长,
中间夹着个马大王,
月字旁,心字底,
留个钩钩挂麻糖,
推个车车逛咸阳”
这个字音声如面条与案板的摔打声,字谜在三秦大地上妇孺皆知,颇有深意,以顺口溜的形式将一个具有49笔画、最复杂的汉子分解的极其完美。传说中仓颉造字,造出这么复杂和深意的字实属高深莫测。而这个字曾在《康熙字典》出现,是非常能够代表三秦文化的。
今天不吃臊子面《大秦帝国》里以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古老歌谣描述秦人。不错的,土生土长的秦人,骨子里慷慨爽朗,祖祖辈辈流传在血液里的豪爽和血气方刚也源远流长。貌似,这些特点自古从未改变,也波及到了做面。娴熟的艺术技巧,都有着对面食独特的吸引和联姻。故而,这biangbiang 面在陕西,也就做的非常旷达、粗野、别具匠心。
陕西自古流传的“陕西八大怪”将biangbiang面编入:“油泼辣子一道菜,面条宽的像裤带,老晚碗似盆分不开。”基本介绍了biangbiang面的显著特征。面的宽度和长度出人意表,一碗或只有一根面条,劲道爽滑可口,很能考验一个人和面、揉面、搓面、擀面、拍面、扯面的功夫、技术和手艺。伴着青菜叶子,面条煮好后,出锅,用一很大的老海碗盛入,即无汤的一碗燃面。而后,加入红红的干辣椒粉、味精、食盐等主要调料,加之葱花、蒜末等辅料,陈列基本完毕,接着一勺烧开滚烫的清油纵顶灌入,顿时,辅料、油辣子,和着幽香飘散四溢,色香味俱全,最后,调上酱醋,长筷拌匀,就可以食入饥肠了。
到了古都西安,串街过巷基本都能看到陕味面馆,其中必有一个标新立异的大字标榜在门前招牌—biang。饭店的老板热情似火,会用浓重好客的陕西方言,扯着嗓子来一句:“来,里边座,要吃撒,凉皮拉面biangbiang面,撒都有!”但外来的人初来乍到,可能不太了解,感觉说话吃了火药,要来干仗?时间一长便能意会懂得,甚至融入。外地游客在不了解习俗的情况下,如点一份名声在外的biangbiang面,必想不到“老碗似盆分不开”,面量足够一个人,甚至二个人食用。偶尔游走在街道,会听到一位陕西本土歌手曹石关于《陕西美食》的rap说唱,方言报唱,节奏感极强,把许多美食都一一按照押韵列了进去,耳际回荡,韵味无穷!
面条宽阔乱入盆,辅料齐备同与归。滚油纵灌启香色,浅尝流涎三尺垂。biangbiang面香飘四溢,又富含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是老陕美食与文化的特色代表,将不朽于舌尖,不朽于江湖!
端起碗,我再一次想来: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