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写作练习
“This boy……”,老师走到我的桌前,用手指点着我的桌子,叫我起来回答问题。
刚才前面两位回答问题之前,老师都是亲切的叫道:“Tony……”“Lucy……”。
到我这里就成了“This boy……”了。
我当时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我到底是应该感到荣幸呢,还是应该感到尴尬呢?
我记得我是有英文名字的啊。I'm jhon。这个名字也是老师亲自起的啊。
怎么别人都被叫到名字,而我怎么就变成了“This boy ……”了?
我被叫到的一瞬间,我看到同桌满脸不怀好意的表情,强忍着已经透露出来的嘲笑。
我真的很想找个墙缝钻进去。
被叫了“This boy”,心里确实非常尴尬。但同时还伴随着一份难以言明的感觉:老师竟然叫我回答问题了。尽管非常不愿意被老师点名,但是作为一名几乎不会被老师叫到,名字都被老师忘记的学生来说,忽然被老师提问,还是有一份惊喜和激动的。
我的高中老师也姓李,也是位女老师。
虽然我的英语成绩很差,但是对英语的感情却自我觉得很深。
一是因为初中的时候,老师在我的卷子上了那句话。
二就是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故事。
高中英语老师,可能因为家境比较好,所以显得比较高冷,甚至有些高傲,说话总是尖着嗓子,带着一种势利眼的感觉。
我们是她的第二届还是第三届学生,具体我忘了,反正她教我们的时候,刚参加工作没几年。那时候我们上高一,等我们上高二的时候,她就回家生孩子了。
在临近高一结束的时候,我们都担心她的肚子别掉下来。她怀着孕,挺着大肚子还坚持给我们上课。听说我们期末考完试没几天,她就生了。
虽然我对她的印象一直不大好。但是作为一名年轻老师,能这么有责任心,也是难能可贵了。
到了高三,她又回来教我们。“This boy”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高三。
高三很忙,学习任务很重。具体老师都做过什么,我也都忘了。可是,她的一段话却让我记到现在,并且让我对英语产生了好感。
在高三下学期开始的某次课,她讲完了试卷跟我们说:同学们,其实我也很不认可现在的这种英语教学方式,这完全不是学英语的方法,这样教怎么可能让学生们学好英语呢。我刚毕业的时候,我带的前两个班,我带着他们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都很高。可是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是特别的好。毕竟大家是要参加高考的啊。我也只好改变我的教学方法,让大家能顺利的通过考试。但是,我实在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这是我在求学期间,听过的最真诚的话。
又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在讲完题之后,她给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是一名英语很牛的学生接受采访的记录。
文章大约的意思就是这个孩子英语非常棒,高考成绩也非常好,还参加过英语的很多竞赛。可是同学们问他问题的时候,他却无法给别人讲明白,因为他也不会做。
同学们很不理解,以为他是吝啬。他说他做英语题,完全靠感觉,凭语感。他英语成绩好,主要是他喜欢唱英文歌而已……
老师读完了,跟我们说:同学们,我们有很多同学英语学的不好,语法句型都学不会,我觉得这也不是问题。英语就是门语言,没有什么太多的方法。我们有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如果你想学好,你可以试一下。你就把课文读熟,也不用追求弄懂,你一遍一遍的读,读出语感就好了。就这么简单。你不要灰心,实在不行你就读,也别管成绩怎么样,读就行……
然后她又给我读了一篇关于通过读课文,考出好成绩的例子。
我把这段话听到心里了。没听四点半起来抱着热水杯,在门洞里读英语。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我的成绩虽然没有提高多好,但是在高考的时候,我的英语还是考出了我的历史最高分。最关键的是,通过阅读,我跟英语产生了感情。
老师的那段话,对我影响真的很大。我英语不好,但是我很喜欢英语。
也许有一天,我还会把英语学好。也算是对老师的一份报答。
【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