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学》--三纲八目之我见
今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学》,为人广知的主要是两种版本,一是《小戴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二是朱熹整理的《大学章句》。两者在内容上并无不同,只是前者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而后者是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为“四书”之一。
对于两者的差别通俗的理解,就是朱熹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与当时的主流儒学思想是有差别的),借挑出《大学》独立成篇,重新排列《大学》以及为之“查缺补漏”的手段来将自己的思想主张穿插其中,达到宣诸于众的目的。
在这里,先不对朱熹的做法作过多评论,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朱熹的注解与《大学》原文的原意是有差异的。对于我们如今的学习者而言,不必顾及要参加科举而死抓程朱理学不放。因此,在选择《大学》的版本前,究竟决定揣摩原文的志趣,还是接受朱熹的思想私货,是值得细细思量的。
就《大学》古本第五章而言,我想这章并不是如朱熹所注与三纲八目一一对应,而是三纲八目的进一步阐述,指出前五目实现,则“民之不能忘也”;后三目实现,则“以此没世不忘也”。八目源于三纲,是三纲的具体化。八目实现,才有可能实现三纲。而实现八目,则离不开“自明”,即“作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具体要求则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加强了观点。
此外,三纲既然是纲领,说明儒家是要求践行一生的,实际上它反映的是儒家对于个人与世界运行的关系的态度,即终身“入世”,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儒家都是要“入世”,都可以去实现三纲。
而八目作为三纲的具体要求,实际上是儒家的思想与当时世界现状的一种结合,正因为结合了实际情况,它才能具体化,能够被落实下去。但这同时也成为它的局限之处,也就是随着世界的变化,八目只有随之调整才有现实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因为八目的具体化,所以八目的实现与否,在生前就可以有定论,而对三纲的践行,则只有死后才能有个说法。那如何才能做到终身践行三纲呢?“自明”尤为重要,“作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如何终身践行三纲。因而,“自明”实际上是一种广义上的“修身”,它跳出了八目的局限性,不再需要与世界变化相关联,上升为精神指引而不再是具体做法。
对于八目的理解,最简单处莫过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以得到关系,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样的关系仅仅是指出修行的顺序,并不如同我们今天玩游戏一样,过完一关才能进行下一关。
学会致知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格物,因为天下有万物,格物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同理,前五目都是要终生践行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得以成为有德君子,成为亲人百姓的榜样,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后三目的实现与否,以儒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君子的德行。
《大学》自第六章至其后几章,详细论述了正心、修身、齐家等八目,其中“国君”“大臣”“小人”“君子”等概念无不源自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应该以当时社会背景为准绳理解,才能有所收获。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都深深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多优越就有多局限。
因为优越,所以更容易被更多人认可,认可而非怀疑,无疑使它丧失了活力,更添了局限。因此当两千年的孔孟之道需要变革时,我们已无力打破束缚。